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C10版:晨语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让工业遗产“活”起来
运动让生活更美好
在课堂听懂大海的呼唤
从“带薪撸猫”看新兴职业
一语惊人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9月23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课堂听懂大海的呼唤
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静子

近日,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教授杨士莪站着为“00后”本科生授课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画面中的杨教授和蔼可亲、声音洪亮,用生动活泼、简洁易懂的语言描绘声学的轮廓和脉络,为“后浪”们指出一条学习声学的有效路径。

扎根水声学科教育长达70余年,“一站到底”超60载,这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龄院士,把开学第一课形象地比喻为打开水声世界大门的钥匙,于课堂上讲授“解锁”奥秘,助力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杨士莪等一代人在“走近”蓝色国土的过程中,深知“开疆拓土”的不易,也就更加珍视站上讲台、引导年轻人少走弯路的机会。坚持为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开讲专业第一课,依旧写工整的板书、讲前沿的知识,第一时间向学生反馈论文修改意见……一幕幕看似渺小平凡的举动中深藏着对学子的无限关爱。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学生打开通往前沿科学领地的一扇门固然重要,但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告诉他们“何以学”同样不可或缺。杨士莪立志“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坚定信念背后是赤诚的爱国之心。从响应海军号召入伍,到适应国家需要改修水声专业,再到带领团队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位系统研制等重大项目奠基,国家的急需在哪里,杨士莪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哪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实际行动感召、影响学生的言行乃至职业规划,莫不是一种启迪灵魂的好方式?

杨士莪院士曾把学生看成是大海的后浪,并在90岁生日之际许下美好愿望——希望我们的后浪,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当耄耋之年的院士仍耕耘在三尺讲台时,新时代的年轻学子更应有所作为、有所担当,勇于在星辰大海中乘风破浪。

致敬擎灯的师者!从温暖的光亮中,我们看见了一片光明。①2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南都晨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