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C14版:梅溪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河南孟楼的故事
一个人的精神“渠首”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人的精神“渠首”
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水兵

在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里,我又来到了丹江,来到了一个紧邻江边名字叫鱼关的地方。

不知道是第几次来了,但每次来都有新的冲动和感慨。这源于一个人和一件事。

一个人,我无法描绘,个头不过一米六多,体重也不过百十来斤,说话声音不大,甚至年轻轻就略有些驼背。可这个单薄清瘦的男人,竟然因一件事,挑起了山一样的重担,十年如一日,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心和执着,让一个即将被人忘记的地方重新被人们铭记在心中,而且梦牵魂绕,落泪回望。

一件事,就是保护青山绿水,让人们记住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整整十年,一年一个样,一年一个故事。

那是近千人的移民走后,留下的房基和荒山,以及弃用的路面、水井、通讯等设施。如今,十年之功,竟是满山青翠,绿地茵茵,鸟语花香,山花烂漫。还有给每一个移民树起的丰碑、纪念亭、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移民精神展示展览基地等。

为每一个移民树起丰碑的创举引来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引来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声情并茂的诉说;

为了不能忘却,大力传播展示移民奉献精神的豪情感动了一个个作家、报告文学大家,二月河、周同宾、李炳银、蒋巍、梅洁、刘先琴……一篇篇让人感动流泪的作品“惊涛有泪:南阳大移民的故事”“淅川大声”“这个地方叫鱼关”等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中国报告文学》传递到国内外,四面八方,引起世人对移民的极大关注和探访;

展览纪念馆里,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实物,一卷卷图书,一段段影像视频,无不感染着来访者,让参观者一次又一次落泪;

全国人代会上,从一个到十几个、二十几个代表的联名提案:弘扬移民精神,护好绿水青山,确保一渠清水送京津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

还有许多,许多……

这一件件事,都离不开一个人,这让我升起一个个疑问:一个人的信念到底有多坚强?一个人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我要探问。

这个瘦小的人到底心中蕴藏着什么执念,非要让这个移民移走的地方焕发生机和青春?

夕阳晚照,枫叶芦花,江水粼粼。邻水的小石桌旁,我和他,先是静默,然后是江水一样干净的对话。

“到底为了啥,十年心血扑在这?借钱贷款、设计规划、铺路修桥、种树绿化、失去亲人、失去朋友、老婆孩子不照顾,自己也曾病体奄奄,不是现代医疗,可能已客死他乡……”

“为了啥?值吗?”

一阵的沉默,无语。

“人一生有很多事做,做啥都是做,何不做一件自认为有些意义的事。”

慢声的回答,很坦然。

“但,是公益事,总不能凭一人之力,一家之力来做?”

“不是。大家都在做。”

晚霞铺满江面,金光闪烁。有鸥鸟从我们的头顶掠过,向着远方。

想这一江碧水就从我们的身边流向远方,流向京津,当人们掬一捧,甜丝丝、凉爽爽、笑吟吟,该是何种场景!

但我仍是困惑。

秋天的晚上,一弯月牙如勾。深蓝的天幕上,繁星如灯。山中的夜晚静啊,连一声清脆的鸟鸣都空阔辽响。

鱼关,这个山与水交汇的江边小山村,黑黢黢中的点点光亮总让人孤独并无限遐想。来回想去,还是回到那个瘦小的男人身上。

他为什么那么执着,那么有恒心,从一件事情一个场景不停地蔓延开去。如同野菊花杂乱无章跑得漫山遍野都是,但是无法进入他的内心。多少次想问他,图个啥?为了啥?都被他赤诚的行动和忙碌的奔波压回去了。

想着忙碌的人对问题不能思考那么多,心有怜惜,探问就让山风吹跑了。但作为经常交往者,关心在心里沸腾,却是无法说出,只是揣摩。可一个人揣摩另一个人,即使再熟悉,也是陌生,因为心海太大,再能表述,也有些矫情。

生命的历程只是让时间清晰起来,人心谁又能说得清。

从2009年移民采访开始,也许对于一个移民后代而言,生命的本质和信念就发生了变化。一个记者,从采访到亲历,到感情投入其中;从鼓与呼的报道到全身心实干实做,胸怀和心境,已形成执念和决心,要做一件事。把一些过往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一些印记积淀成一种信念:既然一生的琐事很多,那我就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生命里,许多事情被淡化,但很多事情又很宿命或很偶然。正像时间杂乱无章,水一样汩汩流淌,不知道也拦不住,怎么办?有时候许多可能最后不过变成一种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又变成一种可能。

这是一种生命的气息,精神的气息。

人有思想当然就有选择,追求。追求路上,不问西东,也许前路没有结果只有悲伤。像秋天霜降来临的时候,心也会落上一层薄薄的霜,但这无关紧要。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实际上是把自己关闭了,世界的气息再也无法进入他的身体和心里去,这样没有悲喜的存在和不存在是一样的。

人得有精神力量,不然肢体就散架了,一个人执着地做一件事,是要把生命的能量尽情地释放和燃烧一把。

或许毫无意义,或许很惬意,或许在无奈或挣扎中感到充实和快感,甚或成就感和意义。

满目青山晨曦照,初升红日格外暖。

我期待一种温暖的来临和一种踏实的召唤。一如这秋到冬,冬一过,又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四季轮回如同生命来去,这是季节馈赠给人的启示。人对大自然的信仰似乎从来就没有丢弃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一望无际的枯草落叶,是对春风吹又生的新生命最好的礼赞。

我不能追问他为什么要建移民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正如我不能追问自己为什么要活着。

人来到这个世上,不能仅仅只是活着。

他活着起码留下了这些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它们坚实、厚重、伟岸,修建在地上,也驻扎在心里。

56块20多吨重的大理石碑,雕刻着16.5万移民每个人的名字,辉映在蓝天白云下,倒映在碧水清流中。这上面,没有他的名字,但来寻找抚摸自己名字的移民,都会记着他的名字。

他们说,这是个有心人,做了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们说,这是个了不起的人,以一人之心力,记录着一段历史,澎湃着一种燃烧的精神,牺牲的精神;他们说,碑上没他的名字,可他在我们心中,至少在雕刻有名字的16.5万移民心中,他的名字最大,最耀眼。

人活着,为了啥,图个啥?碑无语,似作答,山无言,更挺拔。

一个人的精神“渠首”,铸就了万千人的精神“渠首”。⑦3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南都晨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