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蕊
“我对《南都晨报》一见钟情。”老读者刘振秀在回忆初次阅读《南都晨报》的情形时激动地说,当时翻开报纸,惊讶地发现原来除了自己生活的“一亩三分地”,这个城市还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新鲜事,看了晨报,感觉打开了一扇新奇的窗户。刘振秀希望晨报越办越活跃,越办越深入民心。
一缕墨香 陪伴退休生活
电子阅读时代,仍有不少市民喜欢静下心来,闻着墨香欣赏文字。今年67岁的退休职工刘振秀就是本报的忠实读者之一。晨报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更是退休生活的一份精神寄托。“接触晨报时,我已退休在家,这份报纸就像一根弦,把退休在家的我拉起来了。”刘振秀说,几年来她通过《南都晨报》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广交了朋友。
从国家大事到老百姓柴米油盐的小事,再到南阳的大事小情《南都晨报》均有涉及。“《南都晨报》不仅内容丰富多彩,版面直观、清爽,特别是头版的设计,既有新闻性,又有艺术性,读来是一种美的享受。”刘振秀说。
全家共阅 给生活增添光彩
“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捧起《南都晨报》。”刘振秀说,早上从报刊箱里拿到新鲜出炉的晨报后,她会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去阅读,从《都市新闻》《今晨播报》到《民生视点》……一个版一个版认真翻阅,城市发展、民生热点、好人好事,从中了解了很多社会风气、人情世故、生活经验等。
“在我们家,不仅我喜欢看晨报,我老伴和家里80多岁的老父亲也很喜欢读晨报。”刘振秀告诉记者,家里的老人孩子,都是晨报的忠实读者,每次报纸送过来后,总是要在家里传阅好几遍,遇到一些热点的时政新闻,家里人还会坐下来一起讨论,发表各人的见解。“每周定期刊发的小记者报上有不少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我经常会拿来跟上小学的孙子一起仔细品读,摘抄优美词句,培养他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刘振秀说,“读报已经成了全家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