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C7版:梅溪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与美好同行
我热爱的南阳
谁动了那根弦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7月11日 星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美好同行
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

□廖华歌

甲辰端午节前两天,我随南阳楚文化研究会和南阳古琴研究会的老师们一起,来到山清水秀的南召大宝天曼景区,感受别一番的节日欢聚。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及特色饮食于一体的民俗大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民间有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介子推、越王勾践、曹娥等,但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端午节这天,人们不仅要在门上插挂艾草,在身上佩戴香囊,在手腕和脚腕上系五色线,以期得到五方神灵的庇护,从而祛除邪祟、祈福纳吉,还要吃粽子、鸡蛋、大蒜等食物,涂抹雄黄酒,赛龙舟。李白、杜甫、殷尧藩、文秀、苏轼、陆游、刘禹锡等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和对古人的缅怀,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体现了时光变换中端午节的气象特征。

天是那么蓝,风是那么柔,多彩的月季花在一丛丛青草的拥围下轻摇慢舞,阵阵清芬沁人心脾。时间正在表达着什么。我们一群人有的采艾蒿,有的包米粽,有的缝制香囊,人人眉飞色舞、谈笑风生,个个心花怒放、欢快喜乐,直似又回到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少时光……

我拙笨得很,平日连粗针大线都捏不起来,更别说做香囊了。内心非常羡慕同来的姐妹们,她们每一位都那样清丽秀美,既弹得一手古琴,又做出各样漂亮的香囊,与她们相比,百拙无一能的我自惭形秽、自愧弗如,那种来自骨子里的自卑感深深攫住了我!站在已七十七岁的刘洁莲阿姨身边,望着精神矍铄、笑声不断的她那飞针走线的灵巧双手,回想几年前她做的“五财报喜”荣获全国端午节香囊大赛金顶针奖,她的剪纸《医圣张仲景》荣获河南省工艺美术书画篆刻大赛金奖,心头涌动着满满的钦佩和敬意!她不仅是今天缝制香囊的老师,还是年龄最大的古琴班学员,自去年学弹古琴至今,琴友们无不为她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所感佩。今天,她儿子开车,带来早就准备好的彩线、香料、五颜六色的小花布块儿及一些成品和半成品的各式香囊。在她亲自示范和悉心指导下,心有灵犀的姐妹们很快便做出一枚枚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漂亮香囊。

摆放在桌子上的老虎、青蛙、蜘蛛、小猫、小鸟、扳脚娃娃等,是那样逼真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让我一下子回到童年,回到偏远大深山的故乡。那时,每每端午节早晨,母亲必给姐姐和我戴上她亲手做的心形香囊和配好的五色线,还要我们在日出之前到河边洗脸,据说洗了一年都不会害眼。爷爷和父亲总是一大早就出去割艾蒿,用这天割的艾蒿熏看蜜蜂(为蜜蜂除去笼子里的虫害,预防疫疾)效果最好。吃早饭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放着煮鸡蛋、熟蒜瓣和刚出锅的槲包,有时候大人还会用雄黄酒给我们涂抹额头、鼻子、耳朵等部位,据说这样可以避邪除毒,防止虫蚁进入……至今仍令我念念不忘的是用槲树叶子包出的长方形槲包,包的是大米、小米或者黍米,有的放两颗红枣,有的放几粒花生米,有的放一点儿红豆,家境好的人家会将这几样全放进去。包好后用竹笋叶将它们成双成对捆在一起,寓意好事成双。煮熟后的槲包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木叶香气,与芦苇叶和竹笋叶包出的粽子大为不同,槲包更糯、更黏,也更加醇香可口,如此美味,也只有在故乡才可吃到……

别急,等会儿我给你做一个。刘阿姨看我拿起这个香囊,又抚摸那个,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便温言相慰。我非常感谢她,也特别痛恨自己愚笨,要是能在她的指点下亲手做一个蜘蛛香囊,该有多好,传说蜘蛛是辟邪的动物,因形状与“喜”字形似,被人们称为“喜蛛”,是祥瑞、吉利的象征。可惜我只能望之兴叹,唯有站观缝制者,徒慕香囊情了。

一旁的姐妹们现包现煮的米粽,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在这醉人的芬芳中,“端午怀古”雅集开始了。一曲优美动听的女声独唱,一首《端午》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诵,珠落玉盘的琵琶独奏,舞姿曼妙的独舞《九歌·山鬼》,器乐合奏《忆江南》,琴歌弹唱《卧龙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古琴弹奏《半山听雨》《流水》《离骚》更是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耳边忽而雨声淅沥,烟雨空濛,细雨拍打着树叶,晶莹的水珠不时滴落,伴随优雅淡然的琴音,一颗心是那样安然恬静;忽而又高山流水,空谷清音,人生如梦,浮浮沉沉,禅意悠悠,物我两忘;再忽而深沉凄怆,忧郁苦闷,悲愤绝望,表现了屈原以忠被谗,虽九死犹不悔的忠贞爱国精神。

穿过历史云烟,我仿佛看到这位上下求索,“哀民生之多艰”的伟大诗人,虽有报国之心,却无力回天,当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对前途深感无望的他,满怀孤愤哀愁和忧国忧民的情志,面对滔滔滚滚的湘水和日益衰败的楚国,在五月五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纵身一跃自沉汨罗江,希望以死唤醒昏聩的君主,警示楚国的民众……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在中国历史长河上矗立起一尊令后人仰望千年万年的丰碑!“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屈原的《离骚》,是古代诗歌海洋里最闪亮的宝石,为辞赋之祖,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古琴,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它的乐音高雅超逸、唯美悦耳,如鸣佩环,余音袅袅,古人常藉此抒发情感、寄托抱负,以期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此时此刻,正是这古琴声,让《离骚》这首千古经典之作散发出新的更加撼人心魄的特殊魅力。

诗人周所同说:放下身外之物/力戒偏见 喧哗和虚妄/向草木学习 视牛羊为知己/拒绝轻慢 怨恨 苟且和越轨/自知无足轻重 才是自己的重量/从现在起放下所有业障/像婴孩一样懵懂 天真 无知/没有失败的敌人也没有是非荣辱/做一个又老又旧的新人/黄昏的太阳又照在早晨的身上。

在端午祥光朗照下品读此诗,所有的美好正在不动声色覆盖大地……⑦3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南都晨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