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华,女,39岁,中共党员,新野县新甸铺镇工会主席。
自1997年以来,她开始为26个农村贫困女孩当“代理妈妈”。 13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持之以恒,以伟大的母爱关怀着、呵护着贫困女孩健康成长。
帮助她们解决衣食住行困难,解决她们学习花销费用。
如今,李玲考上了河南中医学院;耿照辉、杨红晓、吴明明、丁佳琪也上了高中;其他有的上了初中、有的正上小学。宋清华先后荣获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称号。7
A02 杜国建
杜国建,男,46岁,中共党员,社旗县鸭灌处人事股长。
自2000年5月他偶遇无偿献血宣传之后,便开始第一次无偿献血,从此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但是一个忠诚的无偿献血者,还是一个执着的无偿献血义务宣传员。在他的鼓励带动下,近年来单位先后有10多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2000年5月参加无偿献血至今,他累计献血量达35800毫升。他先后荣获南阳市无偿献血奉献铜奖,2004-200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7
A03 雷得聚
雷得聚,男,44岁,卧龙区蒲山镇周后王村村民。
由于得了“骨结核”,他的双腿彻底失去了功能,成了一个“废人”,但心灵却唱出了强者的赞歌。2006年,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建立了网址为www.csgg.cn的慈善广告网站。为了能给有着同样遭遇的残疾人办点事情,他在网站的基础上建起了南阳公益慈善联盟和十元计划两个QQ群,号召广大网友用爱心播撒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网站开通三年多来,已经发布信息700余条,收到爱心款物十多万元,他全部捐献给急需救助的残疾人。7
A04 仵文忠
仵文忠,男, 45岁,桐柏县城郊乡畜牧站站长。
1987年8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平氏镇畜牧站工作,1997年8月调入城郊乡任畜牧站站长。历年曾荣获“河南省动物防疫先进工作者”等省级荣誉称号4个,获市、县级表彰20余次。
1990年9月,仵文忠顺利考上了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进修。1994年参加了由省畜牧局和郑州牧专联合组织的《基层畜牧兽医实用手册》一书的编写工作,2003年参加了由省畜牧局和郑州牧专联合组织的《新编猪病防治技术手册》一书的编写工作。
2000年,注册成立了桐柏县淮源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桐柏县养鸡协会,现已发展社员250余人。7
A05 张守道
张守道,男,27岁,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科员。
自2009年加入公安队伍、从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以来,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勤奋好学、扶危济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特别是2004年他从《河南法制报》上看到四川省女青年刘美琴舍己救人、不幸负伤的报道后,七年来一直默默关心她,资助她,鼓励她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用真情演绎了一场人间大爱。7
A06 张才选
张才选,女,回族,58岁,邓州市副食品公司退休职工。
多年来,以助人为乐为己任,以雷锋精神为动力,兢兢业业地工作,勤于帮助他人,受到了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得到了邓州市人民政府的表彰。1970年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荣获 “公司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2002年退休后,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保健操知识,于是,就专门买来DVD播放机、光盘、书籍等,在家边看边学习动作,然后到人民公园向中老年人推行保健操。几年来,总共受益学员达3600多人。7
A07 宋晓功
宋晓功,男,51岁,邓州市工业发展局办公室副主任。
少年时代就坚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1981年参加工作后,被分到乡镇,仍坚持做好事。198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因政策照顾被调进县城工作,利用自己所学的机械、电器、理发等技术主动为同事、亲朋提供服务,从不收取任何费用。30余年来,为大家修理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电视机、录音机、影碟机、钟表、锁具、电扇、水管、话机、灯具,安装调试电脑,帮助寻医问药等不计其数。
2009年7月,被推荐评选邓州市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0年3月被市文明委正式下文授予荣誉称号。7
A08 袁理
袁理,男,32岁,内乡县板场乡竹园村农民企业家。
经过多年在外打拼,袁理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有了一定的财富。2008年底,他在出生地——内乡县板场乡竹园村建立了兴隆保温材料厂,帮助乡亲们致富。
几年来,袁理助人为乐,扶贫济困,安置残疾待业人员,捐资助教、助学,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真情回报社会。共为学校、资助贫困学生、灾区重建家园、新农村建设等捐款捐物价值30多万元。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赞扬,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7
A09 王世敏
王世敏,男,54岁,西峡县太平镇松树门村村民。
改革开放后,王世敏多方筹资买了一辆二手车跑运输,往大山外拉运木材和土特产品,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人。
2004年,王世敏、王国敏、王建敏等5兄弟在洛阳市创办信昌道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年产值超过6600余万元的道桥工程企业。从2005年开始,王世敏坚持每年春节给村里100多个贫困户发放面粉和食用油。2008年汶川大地震,王世敏组织公司员工为灾区捐款20万元;2009年,太平镇集镇街道改造,他捐款3万元,为太平镇敬老院和太平镇中学分别捐款2万元和5万元。7
A10 费春宝
费春宝,男,36岁,西峡县桑坪镇塘岈村党支部书记。
1988年,由于家里生活困难,他被迫辍学到外面闯荡,几年后开办自己的公司——北京桑达利机械有限公司。近五年来,他们村每年大约有800人到北京他的公司来务工,公司成了桑坪人的第二故乡。
2008年10月,在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全村群众一致推选他为塘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当年捐资80万元架了一座跨鹳河大桥,拓宽了三条主干道,使村容村貌为之一新。2008年7月,费春宝在家乡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一个大鲵养殖场,现已投入喂养。2009年,在进行市场调研论证后,以他个人名义投资200万元,新建了总规模达500头的肉牛育肥基地。
2009年费春宝的北京桑达利机械有限公司被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评为“北京市特A级施工企业”。费春宝先后被西峡县委、县政府授予“西峡县十大杰出创业青年”、“西峡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7
A11 张玉杰
张玉杰,男,62岁,南召县皇后乡凉水泉村村医。
1975年,张玉杰借遍亲戚朋友,筹集资金3000余元,在全县办起了第一个合作医疗卫生所,解决了全村群众看病求医的难题。
2006年,全县实施新农合政策,他带领全所人员把新农合政策宣传入户,连续3年该村参合率均95%以上。2007年,他作为全省村医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并受到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亲切接见。
行医40余载,张玉杰为困难群众垫支的医疗费用累计有3万多元。有人说他太傻了,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咱当医生的,就应该救死扶伤,病人没钱,咱也得给人家看病用药啊,这是做人的常理!”7
A12 王章锁
王章锁,男,55岁,唐河县桐河乡邱庄村村民。
1999年以来,王章锁义务照顾67岁的偏瘫孤独老人王泽修,用无私的孝心和拳拳爱心谱写一曲爱的赞歌。
王章锁说,“俺年幼时,修叔对我很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既然他回了家,我们就是一家人。”
2002年冬天的一个深夜,王泽修高血压复发,王章锁给村卫生所打电话打不通,家里拖拉机因天太冷启动不了,夫妻二人轮流把王泽修背到了乡卫生院,输了三天水病情得到了控制。
王章锁的善心和孝心感动了下一代和乡亲们,原来对此不解的子女们一下课就来到王泽修身边,和他说话、解闷、洗衣送饭。乡亲们纷纷给他们送去爱心。7
A13 张荣军
张荣军,男,46岁,中共党员,镇平县曲屯镇兴国寺村党支部书记。
他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乡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村党支部连续三年获得“五好”村党支部,兴国寺村也被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本人也连续两次获得“史来贺”杯农村党支部书记,被村民誉为好支书、贴心人。
2O07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阵刺耳声惊醒了沉睡中的张荣军,他迅速披衣下床,开开门冒雪走到路边,看到一辆陕西大货车停靠在路边,两个司机焦急万分,张荣军知道这个情况后,把自己的车开来,载着一个司机冒着雪向县城驶去,这样在张荣军的帮助下,凌晨5点钟车修好,像这种帮助路人的事,张荣军自己也不知道做了多少件。
张荣军还热心于公益事业,村里修路他捐1万元,村里建小学他捐1000元,为帮助患白血病儿童,他捐款500元,汶川地震、南方旱灾、玉树地震、县建设新一高中……但凡需要援助之时,他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发扬公益精神。7
A14 马守政
马守政,男,唐河县昝岗乡人。
多年来,他担任唐河县谢岗实验学校的董事长,这是他创办的福利学校,免费为130多名孤儿提供学习机会,他用大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他的事迹深受大家感动。
马守政早年创办面粉厂赚了一笔钱,后来又创办民办学校,十里八村的百姓有啥难处都来找老马。从2003年到2009年老马陆续收养了6个孤儿。“只有动员社会力量才能帮助更多的孩子,那我何不办一所福利学校呢?”马守政办福利学校的想法,得到了唐河县民政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开始运营后,陆续接纳孤儿达130多人。
130多个孩子都得到了学费生活费全免的待遇,他们正在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老马、学校的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7
见义勇为模范
B01 闵加宏
闵加宏,男,64岁,中共党员,新野县交通局第一汽运公司退休职工。
1994年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受到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的接见。作为一名受人敬重的省劳动模范和有着崇高政治觉悟的共产党员,他充满了正义与勇气,面对凶残强悍的持枪歹徒毫不畏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拼死搏斗,一心制服歹徒,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舍生忘死的壮举谱写了一曲省劳动模范见义勇为的时代赞歌。5
B02 薛军
薛军,男,42岁,现任宛城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党总支书记、大队长。
2009年7月21日下午2时30分,在南阳大桥东头新阳光高尔夫度假村附近的白河边,三名少年洗澡时不慎滑入深水中,生命危在旦夕,大队长薛军与大队副大队长高宝洪、党总支副书记门涛、城管队员赵印、寇建波奋力营救,其中两名少年获救,一名救出后不幸身亡。在突发状况下,在群众的生命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薛军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与不顾,奋力救援,彰显了一个优秀城管干部的本色。5
B03 马俊顶
马俊顶自从来到法院工作以来,共执结各类执行案件137件,在全执行局办案数量上名列前茅,特别是2月3日晚上,马俊顶在外出办案归院的途中,在人民路与天山路交叉口遇到道路交通事故,肇事司机驾车逃逸,该同志一股热血冲向头顶,立即加大油门紧追肇事车辆,肇事司机发现有车追赶,妄想甩掉小马,左右来回打方向,马俊顶凭借熟练的驾驶技术,穷追逃逸车辆,并立即给110打电话报警,事故大队的公安民警赶到,马俊顶简单介绍事情经过后,悄悄离开现场。5
B04 陈东彦
陈东彦,男,40岁,桐柏县水利局水濂水库管理所所长。
2008年3月20日7点30分左右,66岁的妇女屈某在晨练时不小心落入水库。万分危急之时,在水库值班的陈东彦不顾自己正感冒发高烧,急忙奔到出事地点,从落差5米高的坝头跃入水深达30多米的水中,将落水者救上岸,并拨打了桐柏120急救电话,老人被及时送往桐柏县第三人民医院急救。一切处理完后,陈东彦才穿着湿淋淋的衣服无声地离开。5
B05 张富平
张富平,男,52岁,邓州市商业肉联厂下岗职工。
张富平,1976年从新疆某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并在原南阳地区运输公司(现为宛运集团)上班。那一年正赶上唐山大地震,张富平就开着车义务接送过伤员。
32年后,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年过半百的张富平妥善安排好病重的妻子后,就赶到抗震救灾一线,从事志愿工作。搬运救灾物资、喷洒消毒药剂……张富平总是抢着干活,30多公斤的喷雾机在肩上一扛就是数小时,汗水浸湿衣裳,他咬牙坚持,心里始终抱着一个念头“为灾区人民再累也值。”5
(下转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