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要闻|社会|视频|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
  第A8版:专题
上一版  
 
标题导航
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把握“四个带动”内涵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阳市第二届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

  (上接A7版)

  赵玉芝弘扬母爱精神,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由于丈夫王庆云在兴隆镇政府工作,不能照顾家里,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人身上。她又当爹又当妈地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女儿、儿子都事业有成。其公公2006年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为了不耽误丈夫和孩子们的工作,她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责任。端吃端喝、擦屎擦尿、嘘寒问暖,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年年被评为“好媳妇”。①8

  E03 刘宗丽

  刘宗丽,女, 42岁, 宛城区溧河乡第一中学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作为人子,她百事孝为先。2008年12月,病重的公爹因抢救无效与世长辞。老人临走时对儿子说:“孩子,你以后要善待妻子,10年来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我,从来没有让我受一点委屈。”她母亲突发脑梗塞被送进了专医院。当时,姐姐、弟弟正在外地打工,哥哥也在外地工作,一时半会儿也回不了家,所有的重担又落在了她的身上但她毫无怨言。①8

  E04 秦志文

  秦志文,男,62岁,卧龙区安皋镇秦岗村村民。

  秦志文曾是一个在深圳经营模具厂和电子厂的企业家。4年前,妻子去世,他毅然舍弃南方富足安逸的生活,回到农村老家开始专职赡养102岁高龄的岳母张建清。他是个乐观开朗的人,虽然整天劳累,但从不说苦。他总是说:“非亲也是俺的娘。家有老人是一种福气,也是一种荣耀。虽然付出了辛苦,但看到老人健康快乐地生活,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①8

  E05 段瑞平

  段瑞平,女,方城县赵河镇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

  30年来,她用感恩的真情爱心,孝敬父母、照顾公婆外婆,使老人跟着她安度幸福的晚年。公爹去世12年了,婆母一直跟她们生活。婆母已89岁了,因30年前摔了一跤,行动不便,她就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照顾婆母。婆母的肾病40多年了,节假日,她就带婆母四处奔波去看病。听说民间偏方,不论春夏秋冬,该上山挖药材,就抽空去挖。为了充实一下精神生活,假日里,她带79岁的母亲出去走走看看。①8

  E06 李幸锴

  李幸锴,男, 25岁,邓州市湍河街道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他参加工作后,连续三年被评为“乡优质课一等奖”和“优秀班主任”2008年获“省优秀辅导老师”称号,2009年获“邓州市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秋,他父亲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时,在路途中出了意外,右腿粉碎性骨折,生活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因为母亲患有颈椎病、高血压,不能劳累过度,所以给父亲端屎端尿的活,就由他承担。①8

  E07 张胜夫

  张胜夫,男,淅川县第二小学副校长。

  张胜夫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有6位老人需要照顾和赡养。18年来,他以一个儿子、女婿的身份呵护着6位老人,以细心耐心陪伴着他们,让他们享受到了一个老人应有的幸福和快乐晚年。为了让老人在心理上有所依靠,他就买了当时价格不菲的VCD和豫剧、曲剧光碟让他们看,在电话簿上记下了他们亲朋好友的电话,经常邀请他们来家里玩……①8

  E08 王洁

  王洁,女,43岁,内乡县城关镇第四小学教师。

  王洁是一名教师,认识她的人都会说,“王老师是个好人哪!王老师的婆婆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遇到了她这么好个媳妇儿!”她虽说是个女人,可人们都说她比男人还要能干。上班、种庄稼……为了不使公婆劳累,她下班回到家总有干不完的活:把水缸的水担得满满的,把厕所里的粪便清理干净,把公婆换下来的衣服洗净……在她的努力下,原本冷清的家充满了温馨,洋溢出笑容。①8

  E09 董国晓

  董国晓,女,43岁,西峡县医药公司职工。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给儿女捐肾、儿女给父母捐肾的新闻多,但兄妹之间捐肾的新闻鲜见。然而,在西峡却有一位女子上演了一场“捐肾救兄”的大爱故事,她就是西峡县医药公司职工董国晓。董国晓兄妹3个,她是老小。自从大哥得了尿毒症,董国晓对大哥特别关心,一有空就帮助大嫂做家务。看到大哥日渐消瘦憔悴的面容和每次做透析痛苦的样子,董国晓的心都快碎了,毅然决定为大哥捐肾。①8

  E10 方利

  方利,女, 唐河县城郊乡文化站站长。

  方利深知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的将来,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不是真人秀,不是临时抱佛脚,她以自身行动教育儿女、侄子,影响兄弟姐妹,带动家族和亲邻,以孝亲为美,以爱老为美,崇尚敬老爱幼,崇尚儒家道家文化,使老人感到欣慰,使孩子感温暖,使家庭充满朝气和活力。①8

  E11 胡彦军

  胡彦军,女,镇平县民政局机关党支部书记。

  胡彦军是一位有着近20年党龄、30多年工龄的老同志。她从不包办孩子们的生活,孩子很小的时候都学会了做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胡彦军还担任县老龄办主任,她对全县百岁以上老人十分关心,经常到百岁老人家中问寒问暖,促膝谈心,近年来她慰问百岁老人160余人次,为他们发放敬老补助款20余万元。为百岁老人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16件,被誉为“百岁老人的贴心人”。①8

  E12 石保兰

  石保兰,男,河南油田双河社区双北区管委会职工。

  今年62岁的石保兰是双河社区双北区泰安小区的居民,他精心服侍岳父岳母的饮食起居,让老人的晚年生活过的幸福美满,在小区内传为美谈。2008年正式退休后的石保兰,成为小区里的党员义务巡逻队中的志愿者,管起小区里的事来他也总是乐此不倦。他坚持参加小区内非在职党支部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宣传、教育、引导小区居民。①8

  E13 刘书英

  刘书英,女,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她今年58岁,中共党员,参加工作31年,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25年前,刘书英的丈夫因工作病倒了。原本一个温情融融、欢声不断的家庭,突降不幸,家庭所有重担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她一人身上。25年来,她走了不知多少地方,遍访名医,收集了不少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努力让丈夫好起来!”这个信念支撑着她一直陪伴丈夫与病魔做着不屈的抗争。①8

  E14 王晓红

  王晓红,女,宛城区黄台岗镇光荣敬老院管理员。

  2006年初,王晓红到宛城区黄台岗镇光荣敬老院做管理员,管理老头老太太们的吃、喝、拉、撒、住,整日面对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老人。她发现大部分老人都喜欢看戏曲节目,特地跑到市区的音像店为他们购买了DVD光盘,与他们一起看戏,陪他们聊天并一起锻炼身体,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集体生活的温暖。①8

  E15 徐成志

  徐成志,男,宛城区茶庵乡敬老院院长。

  茶庵乡敬老院始建于1987年。自敬老院建院至今,徐成志一直在敬老院工作,如今已经23年,在漫长的20多年里,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院为家,把孤寡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20多年来,他先后送走了近200名五保老人,没有一人临终前看见他瞪眼的,这是因为他们之间都有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来自于视五保老人为亲人,把所有五保老人当做长辈或兄长。①8

  E16 常传军

  常传军,女,宛城区枣林街道常庄社区一组妇女组长。

  10多年前,美丽的常传军不顾亲戚、朋友的劝说,毅然从社旗嫁到了因骨坏死而截取左腿、行动不便的婆婆家里。婚后,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做生意,且公公年事已高,家庭的重担落在她的肩上。每天早上,常传军准时起来给公婆做饭,在伺候婆婆梳洗后,给婆婆喂饭,给老人洗衣服、收拾家务……她的孝心使婆婆露出了笑脸,受到了常庄群众好评。①8

  E17 赵春来

  赵春来,男,56岁,河南油田爱馨托老院院长。

  与大家不同的是,赵春来现在有50多位父母亲了,所以一出门总是牵肠挂肚。6年来,他为建好办好托老院这个“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2003年,他准备自筹资金,自主经营开办托老院。2004年11月,“河南油田爱馨托老院”终于开业了。建院以来,入住老人达270人次,为其子女解除了后顾之忧,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还先后安置了37人再就业。①8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 南阳社区最新图片 ≡

≡ 南阳社区最新主题 ≡

≡ 南阳社区精华贴 ≡

≡ 南阳社区热帖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法律声明 本站导航 网上广告报价 使用说明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 2002-2005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 - 2010 豫ICP备05017472号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