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要闻|社会|视频|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
  第B1版:社会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石佛寺跻身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市长冬夜访民情 言辞切切话便民
导读
B4
沧海变荒漠
揭秘罗布泊
C4
百年老字号
今朝展新颜
北方水城坝连环 水美景秀赛江南
“编外律师”成了百姓贴心人
选顶级鹰视酷眼准分子
做完美SBK个性化手术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年行程10余万公里义务普法,帮助农民工追薪讨债数百万元,调解邻里纠纷不计其数。淅川刘文明——
“编外律师”成了百姓贴心人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杨振辉

  通讯员 陆 鹏 张长海

  古朴灵秀的淅川县荆紫关镇。

  一间挂满锦旗的“清代建筑”土坯房里,一张旧桌,一把旧椅,一个旧书柜,一位六旬老人。漫画、剪报、法律书籍、宣传展板、宣传横幅屋里堆得到处都是。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间我跑遍了河南、湖北、陕西等省,行程超10万公里,义务普法宣传。同时,也为农民工维权,调解邻里纠纷。在自己有生之年给老百姓多办点好事、实事。”12月10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刘文明道出了心声。

  民工的“维权斗士”

  刘文明是乡亲们眼中的“法律通”,十里八村的群众遇到法律上的问题总会找他帮忙,刘文明也总是乐当“编外律师”。他指着墙上“伸张正义,还民公道”的锦旗,向记者讲述了跨省帮助农民工维权的故事。

  2009年6月底,陕西省某酒店拖欠荆紫关镇22名农民工5.9万元工资,由于股东处于“消失”状态,在马路上讨薪的农民工想到了刘文明。在调查取证后,2009年7月初,刘文明代表农民工向当地法院递交诉状。一审判决后,酒店方不服提起上诉。为了让农民工早日领到工资,刘文明立即与酒店方沟通,经过多次协调,对方最终表示愿意和解撤诉。今年10月,这起历时一年多的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以5.9万元欠款全部执行到账而完结。

  2008年底,荆紫关镇南街村农民王某在湖北省某企业打工时遭遇事故,造成右臂截肢,而企业只给予了象征性的赔偿。万般无奈之下,王某向刘文明求助。

  “我和王某的家属赶赴湖北后,对方派打手对我进行威胁,并全天候跟踪。”在这种情况下,刘文明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阻挠调查取证。在扎实的证据面前,企业老板不得不屈服,王某最终获得了9万元赔偿款。

  据了解,近10年间,刘文明先后帮助农民工维权120多起,讨薪追债800余万元。

  村里的“和事老”

  刘文明凭着自己的真诚,恰当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邻里纠纷,并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 “和事老”。

  两年前,荆紫关镇北街六组农民龚新爱找到刘文明:“我们的小院里原来住了四户人家,大家公用一个厕所。如今其他三户人家都搬走了,厕所只有我们一家还在用着。小院外的邻居周某硬说厕所是他家的宅基地,准备强行拆除后建猪圈,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

  因为一个厕所,原本邻里关系还不错的两家有了矛盾,最终变得水火不容。龚新爱决定不再顾及邻里之情,与邻居打官司或硬拼。 

  “我先是苦口婆心地劝说龚新爱不要冲动,只要找出产权证书,问题就能彻底解决。”龚新爱听了刘文明的话觉得有道理,就委托刘文明找周某谈谈后再做决定。

  “第二天,我就找到了周某,告诉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为了帮助邻居们解开“死结”,刘文明自费坐班车去了两趟县档案局,终于查找到了1953年的《土地房权所有权证》,上面明确显示该厕所归小院内的龚新爱等四户人家所有,这让周某口服心服。

  近3年来,经过“和事老”解决的邻里纠纷不计其数,绝大部分都使当事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上图:刘文明正在义务向村民宣传法律知识。

  本报特约记者 杨振辉 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 南阳社区最新图片 ≡

≡ 南阳社区最新主题 ≡

≡ 南阳社区精华贴 ≡

≡ 南阳社区热帖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法律声明 本站导航 网上广告报价 使用说明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 2002-2005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04 - 2010 豫ICP备05017472号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