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清玉 段平)15年!近1600户!自1999年市总工会与本报联合开展救助百户特困职工家庭活动至今,先后有近1600户特困职工家庭获得救助,赢得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爱心公益品牌。
每年春节前夕,只要救助百户特困职工家庭活动倡议在本报一刊出,众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就立即行动,自发捐款,慷慨解囊,并第一时间将捐款汇入爱心基金,让特困职工家庭感受到浓浓关爱和无限真情。其中,既有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心单位,如宛运集团、天力电气、南阳钱柜、防爆集团等,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稚气未脱的孩童,还有刚刚走出困境的下岗失业人员,更有进城务工人员和富裕起来的农民朋友,他们踊跃捐款的热情和质朴恳切的话语,令人充满敬意和感动。
正是有了这些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的参与和支持,15年来,这一爱心救助活动取得累累硕果,获得如潮好评,受助的特困职工发自肺腑地表示感谢,中国新闻出版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多次予以报道和推广,救助活动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推动全民向善的一面旗帜。本报也因此荣获“河南省帮扶困难职工活动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全省惟一获此殊荣的新闻单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