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
岩书岩画刍议
苏玉熙 白振国
近年来,继方城之后,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又一次发现了大规模的岩画,其范围之广、密度之大、内容之丰富,引起了国内外岩画界的高度关注。这些岩画到底产生于什么年代?是什么人制作的?它给我们透露出哪些历史信息?我们在三坟五典中逡巡,与上古先人们对话,似有所悟,故不揣鄙陋,就教于方家。
农耕活动呼唤历法
约公元前26世纪,黄帝于涿鹿杀了蚩尤,东夷族的一支三苗人向南流亡到今鸭河一带。见这里山清水秀,便逐水草而居。400年后,舜征三苗。后来,舜带领的汉人便和三苗人混居在一起。鸭河东25公里处有舜王庙、舜母庙,今犹存。那时,鸭河工区是一个水草丰美、人烟稠密的地方。
当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的生存手段从渔猎采集逐步转化为农业和畜牧业。“黄帝者……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五帝本纪》卷一)。“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太平御览·八二二卷》)。农耕生产的广泛推行使天文历法得到了快速发展。不知节气,何以耕种?在夏历之前,就有了黄帝历和颛顼历。尧时,命羲和制历法。据甲骨文记载,那时将一年分为春秋两个季节,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夏商时已经用干支纪日。季节的划分上已有了二分(春分、秋分)和二至(夏至、冬至)。关于天象,已有鸟星、火星等命名,还有日蚀、月蚀的纪录。关于气候,已经有风、雨、雷、电等记录。
这种历法自然是很不精确的,过不了几年便“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早落”;“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礼记·月令》)。为了使历法更精准,古人把目光对准太空,深入研究天文,于是造就了甘德、石申两位天文学家。这两位老先生通过对天象的长期观察,写成了(或为后人编写)《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把茫茫苍穹划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三垣,把从地球上看到的北天极太空划分为紫微、太微、天市三个域空,即为三垣。
四象,古人将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内移动的轨道称为黄道,把黄道附近的星空分为东、西、南、北四大块,每一块分别用四个灵兽来代表,即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二十八宿,把四象又各分为七个星座,分别是——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嘴、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星座的划分为节气的考订奠定了基础。《礼记》中对节令有明确的描述: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就是说,正月里,拂晓,太阳位于东方尾星附近;中午,太阳位于南方的室星附近;黄昏,太阳位于西方的参星附近。
“季冬之月,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就是说,每年的腊月,太阳走完了一年时间;月亮走完了12个月;二十八宿运行了一周年,各复原位。
中国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实际上是没有文字的。古人无法把观察到的日、月、星、辰运行情况用文字记录下来,而是凿刻在岩石上,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岩画。
岩画是何时何人所作
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和繁荣时期,距今约六七千年。从半坡村遗址发现的用于收割谷物的石镰、石刀看,当时农耕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既有农耕,就必有节令,而节令的考订自然来源于对天象活动的观测,再把观测结果刻在岩石上。岩画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文字出现后,大规模的岩画制作才衰落下来。
鸭河岩画有哪些内容
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发现的岩画,从岗阜沟壑到山川河渚,到处皆有,范围和密度大得惊人。粗浅的岩画应在五千年之前,那时所用的工具只有石器和骨器。而规整深邃的岩画应为夏商作品。因为在夏朝,青铜铸造技术已渐趋成熟。《越绝书·卷十一》说:“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墨子·耕注》说:“昔日夏后开(启)使蜚■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青铜铸造的刀、锛、凿、锥等工具。
鸭河岩画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鬼神崇拜
上古先人们鲜有科学知识,就产生了鬼神崇拜。天旱祈雨,天涝祈晴。他们认为雷电狂风是神发怒了,要祈祷,人死了,灵魂要升天,要祈祷。祭祀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祭祀的场所是祭坛,祭坛上要刻凿太阳、月亮、五谷、花鸟之类的图案,这在高嘴坡的岩画群中数量最多。
二、生殖崇拜
当时的人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新生儿成活率仅有4成(《中国古代史纲》)。为了使族群壮大,便产生了生殖崇拜。在上潘庄的岩画群中,就有伏羲、女娲交媾图。在梦山岩画群中,有男根石和女阴石,雕得惟妙惟肖。
三、凹穴纪事
《易经·系辞下》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用绳疙瘩记事,易混且不易保存,若在石头上凿成凹穴则能长久保存。在高坡嘴和梦山上有不少祭坛,上面有成排对称的凹穴。凹穴大小深浅一致,成双行对偶排列,每行大多为6个穴,双行12穴。为什么用12个穴?大
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岩画组图
概是一年12个月,每月祭祀一次做的记录。
四、天文观测
鸭河工区的岩画,大多是以凹穴为主体。在梦山岩画中,有三垣星区,有北斗星座;在高嘴坡岩画中,有牵牛星座。在一个岩画群中,有上千个凹穴,那应是天穹上的天体分布图,要想解开此谜,可以拿它去北京天文馆对比一下天体图。
五、博弈岩画
在高嘴坡岩画中,有一个类似棋盘的岩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云:“弈者举棋不定”。《淮南子·说林》云:“行一棋不足以见智”。这幅岩画中,棋盘左边2穴,右边7穴,排列无序,可能是记输赢的次数吧。
以上见解,多为臆断,管窥蠡测,就教于大家。4
(苏玉熙系文化学者,白振国系鸭河工区党工委书记)
南阳发现的碾盘状岩画
是玉璧的雏形
李迎年
岩画是指在岩石上刻画的线条或图画,是最古老的石刻绘画艺术,是先民对自然和社会认知的记录符号,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岩画在我国大概可分为两类:一是以边疆地区为主的具象岩画,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及环渤海地区,其艺术表现形式多为人、动物等具象图案,制作方法以颜料涂绘为主;二是以具茨山、桐柏山余脉和伏牛山山首为主的中原地区的凹穴岩画,具茨山岩画区域包括新郑市、新密县和禹州市;伏牛山山首和桐柏山余脉岩画主要分布在以南阳鸭河工区、方城县为中心的区域及其周边的泌阳县、舞钢市、叶县、鲁山县,表现形式为凹穴状圆点构成图案,反映内容抽象复杂,制作方法多为磨制和线刻。
南阳、具茨山两地相距近两百公里,发现的岩画特征相似,内容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说明两地先民文化背景相同,岩画作品甚至是同一族群所为。在此发现的岩画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壮观、范围之广大、雕刻之精美,在中外已发现的岩画中实属罕见。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中国早期社会,制作这些岩画,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和一般力量所能为之。特别是在巨石之上,先进行修整打磨,然后进行雕刻,反映了先民在制作岩画时不惜资财、用心良苦的一面,同时也说明岩画在先民心中的神圣地位。
南阳岩画在制作上因石就势,直接在岩石上研磨、刻画、雕凿,从外形上划分,可分为线条形、凹穴形、沟槽形、圆雕形等形状;从艺术表现形式上划分,可分为具象岩画和抽象岩画。具象岩画内容占比例很小,包括生殖崇拜、禽兽、脚印等。大量存在的是抽象岩画,主要为圆形凹穴、方形凹穴、沟槽、网格、米格、圆碾盘等。凹穴岩画直径通常在3厘米~50厘米,深度0.5厘米~45厘米,以组成图案排列为主;也有少部分大的凹穴,直径在45厘米左右,为圆形圜底,研磨而成。凹穴岩画既有规则排列的,也有不规则排列的,12穴以下的凹穴组成图案较少,12穴以上的较多,构成了南阳岩画的基本面貌。
南阳岩画和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现的岩画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初期的历史画卷和刻画在岩石上的鲜活“史书”。从此种意义上来讲,南阳岩画既是远古文明的历史记忆,又是中原地区的文明之根。生活在这里的先民,用最原始、最质朴的艺术语言,通过岩石这种载体来表达心声、交流思想、记述事件、表达愿望,以祈求平安吉祥。由于工作的缘故,笔者多次参与岩画调查,对中原地区特别是南阳周边地区的岩画比较了解。现就南阳岩画中多见的玉璧形大碾盘岩画做一些初步探讨和研究,以探析碾盘状岩画的深刻内涵及其与玉璧之间的渊源关系,并求教于关心、关注、热爱岩画研究的专家学者。
南阳发现的典型玉璧形大碾盘岩画基本情况如下:
1.方城县古庄店乡一里坡碾盘状岩画。该岩画位于古庄店乡韩岗行政村一里坡自然村吐雾山下,岩画直径3.5米,中孔直径30厘米,岩石上有大小凹穴、沟槽。
2.方城县清河乡观音台碾盘状岩画。该岩画位于清河乡杨庄行政村观音台自然村古河道边,岩画直径2.2米,中孔直径17厘米,上布凹穴。
3.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杨寨村柳树沟碾盘状岩画。岩画直径2.6米,中孔直径30厘米,上分布凹穴形岩画,风化严重。
4.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杨寨村柳树沟碾盘状岩画。岩画直径2.7米,无中孔,分布大量凹穴形岩画及灯笼形沟槽,其中最大的一组岩画为22穴。
璧,古代的一种器物名。《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璧”字的:“瑞玉,圆器也。”《尔雅·释器》中指出:“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邢禹疏:“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这里把璧的形制讲得十分清楚,“肉”是指周围的边,“好”是指当中的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以上便是璧。
实际上早期的璧,特别像南阳市发现的这些石碾盘岩画,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每制作一件都是非常艰难的。首先要选石,选择的石头大都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研磨、利于聚集的地方。其次是对巨石进行圆形状加工,在直径2米~3米的大石头上进行打磨,根据需要把石头做成圆形。其三要在大石头的圆心部位研磨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凹穴,再在圆身上制作一些直径3厘米~4厘米的小凹穴。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要制作成这样的碾盘状岩画,创作者不知要经过何种的艰辛劳作,也不知其内心要充满多么丰沛的精神动力和强烈的创作冲动。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岩画专家汤惠生先生多次实地考察方城岩画后认为:方城石碾盘(玉璧状)岩画为我们揭示了凹穴岩画的功能,就是要通天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兆复先生说:方城岩画基本上都跟祭祀有关,把中国文明的阶段更具体化了。河南省石刻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蔡全法先生说:这是在一种宗教思想支配下去做的一些岩画,像那种玉璧凹穴,实际上就是人们在祈求上天的那些神灵。另外,南阳还邀请了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教授,宁夏岩画研究中心乔华主任,岩画学博士、教授杨超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岩画专家、文博研究员到方城考察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都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方城这一类的石碾盘岩画与祭祀、宗教有关。
鸭河工区及周边区域新发现的岩画和方城岩画具有基本相同的风貌和特点,特别是两地的石碾盘岩画和玉璧有很多相同之处:
①从材质上看,都是以石头为载体,进行加工打磨制作的方法一致。
②从形状上看,都是圆形、空心状。
③从作用上看,都是以祭祀为主,且主要表现的是通天礼天功能。
④从事物发展规律上看,石碾盘岩画与早期玉璧时间上有交叉,但石碾盘岩画更粗犷、更原始,比原始玉璧更早、更朴实,明显带有事物发展的传承性。
中原地区的岩画,主要内容为抽象岩画,尽管还无法准确确定其历史年代,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其古老性是毋庸置疑的,普遍认为应在迄今3000年~8000年之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昆叔对中原岩画进行过科技手段的检测,数据显示,中原岩画距今最少有4000年历史,而此阶段正是新旧石器的交替阶段。此时,磨制石器的出现,陶器的发明,原始农业、养畜和手工业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生产资料,提高了生产力,人类社会因此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开始定居生活,有了族群和一定的活动区域,人们在生产和劳动中关系更加需要密切配合,思想交流更加频繁,出现了原始信仰、语言和原始艺术、原始音乐、原始绘画、原始雕塑、原始文字、原始宗教、原始礼仪。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记录祭祀的岩画也应运而生了,但是由于质地的不同,有些艺术已经随着历史和岁月而灰飞烟灭,而岩画则因为刻在质地坚硬的石头上而被保存下来,流传至今。
对于玉璧的源起,目前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说法,但从事物发展的规律看,鸭河工区、方城的玉璧形石碾盘岩画或为早期的玉璧源头找到了可信的实物证据。玉璧状岩画,就其作用来说,主要是用于祭祀的,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祭祀活动总要在某些地点举行,但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祀。随着祭祀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最初的祭祀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平地,或在河边。后来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便修建了神庙或祭坛。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其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早期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婵”。《礼记·礼器》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礼记·祭法》说:“除地为婵。”方城的大碾盘状岩画有的在丘陵下,有的在水边,有的在平地,也说明了这一点。
邹衡先生在《试论夏文化》中,认为犹如周礼继承商礼和商礼继承夏礼一样,夏礼可能是继承虞礼而来的,正式提出了虞礼的概念。总之,在夏礼前已有了更早的礼的初级形态,应当是无疑的。玉璧是中国玉文化中重要的礼器之一,早期的玉璧充满神秘感,主要被作为礼器和用作葬玉。后来随着玉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玉璧逐渐冲破了神秘色彩,向世俗化发展,进而演变为佩玉、礼仪馈赠品和陈设装饰品。玉璧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大约4000年至6000年的历史。新石器时期的玉璧形制无定式,多光素无纹,少数有谷纹、蒲文等装饰,显示了简约质朴的特点,表现出原始状态的朴拙美。《周礼·春宫·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玄黄礼北方。”玉璧作为承载文化、思想、精神、情感和身份的载体,不仅是厚葬制度的器物,而且还被统治阶级用于祭祀和礼仪,在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鸭河工区、方城县碾盘状岩画理应就是玉璧的雏形。4
(作者系方城县文物局局长)
从鸭河区域岩画谈
华夏文明始于丘陵地区
孙保瑞
目前考察获知,中原岩画分布范围北至伏牛山区新郑市的具茨山,南到伏牛山南部的淅川县下王岗,涉及许昌、驻马店、平顶山、南阳多个地方。特别是在南阳盆地北部的鸭河工区,岩画数不胜数,造型呈现规律化、多元化和立体化多种形式。中原岩画在南阳分布规模庞大,与南阳文化底蕴丰厚密不可分。从岩画分布和史料记载考证,华夏早期的农耕文明应始于丘陵地区。
从岩画分布图上清楚看出南阳与中原紧密相连,是华夏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后汉书·南阳郡》:“宛本申国,有南就聚。”申国、吕国,姜姓,属于四岳的后裔。史料记载,四岳因治水有功,被封于南阳,四岳吕国是华夏第一个被分封方国。
南阳是四岳国封地
四岳起始于羌族,何光岳在《申国史考》中写道:“羌人在六七千年前,多集居于山岳之处,是以母系社会为中心的牧羊部落,他们崇拜山岳,是必然的现象。”《周官·职方氏》说:“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尔雅·释山》也说:“河西,岳。”这个岳山在今陕西秦岭以北地区。所以,国学大师顾颉刚得出结论:“知最早之四岳乃西方之四山。”那时的羌族四岳尚处于母系社会,四岳的概念还很模糊。
尧帝时期,四岳逐步从羌族分离出来,向东发展,从岳山的称谓演变为官职。《五行大义论诸官》:“尧以羲和四子分掌四时方岳之职,谓之四岳。”《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羲仲为东岳长官,羲叔为南岳长官,和仲为西岳长官,和叔为北岳长官。”这些记载说明四岳这时已经是一个官职的四方首领,而且分散居住在国家的四方,管理、指导当地的生产劳动。其中羲叔掌管的南岳应该就在中原南麓,因为《吕氏春秋》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这时的尧帝正在淅川的丹水与南蛮发生战争,若这时的南岳在南阳之南似乎说不通。
舜帝时期,舜帝命禹治水,四岳的活动轨迹就逐步清晰。《国语·周语》:禹治水时,“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共工从孙四岳佐之,功成之后……祚四岳国,命为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肱骨心”。
《读史方舆纪要》:“吕城在(南阳)府西三十里,虞夏时国。周亦为吕侯国。”
四岳吕国在南阳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商朝末年,社会动荡,南阳
四岳吕姓方国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打败了商纣王。四岳后裔姜子牙作为四岳氏族的代表,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周周穆王时,吕国与周朝联系密切。吕国甫侯为周穆王制定《吕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刑法典籍。
西周周宣王时,为中兴周室,再封四岳族人申伯于南阳。这时的四岳部族吕国已经在南阳地域生活了上千年,南阳早已成为姜、吕、申姓祖先始封圣地。江林昌《由姜与夏的关系看姜源族的起源与迁移》中也认为:《诗经·大雅·崧高》中“申伯还南,谢于诚归”是申伯重归祖先姜姓故里。而《诗经·大雅·崧高》开头“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则说明,在“申”“吕”封国的南阳,还有一座“骏极于天”的岳山。
南阳衡山是早期的南岳
夏代时,四岳封国于南阳,慢慢地与南阳衡山发生了联系。南阳衡山,位于南召县云阳镇。《山海经·中山篇》载:“又东南五十里,曰衡山,上多寓木楮柞,多黄垩白垩。”《水经注·■水》说:“■水又东南流历雉县之衡山。” ■水是白河,雉县即云阳。白河水从伏牛山向东南方向,流经九里山和太子山南端的鸭河工区。太子山和九里山就是衡山,屈原的学生宋玉曾在此作《笛赋》:余尝观于衡山之阳,见奇筱异干罕节闲枝之丛生也。其处磅,唐千仞,绝■陵阜,隆崛万丈,磐石双起,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
《笛赋》中衡山的“丹水涌其左,澧泉流其右”是对伏牛山南麓南阳衡山一带地貌的生动描述。在古代,人们把山南称之为“阳”。“余尝观于衡山之阳”点明了作者所站的位置,宋玉是站在衡山的南面,即鸭河工区的高岗上北望,宋玉的西边即衡山左边是淅川丹江,衡山东面也是宋玉右边是方城澧河,丹江和澧河在古代分别叫丹水和澧水。“其处磅,唐千仞,绝■陵阜,隆崛万丈,磐石双起。”太子山和九里山在这里突然开裂徒立,两山似磐石双起,相互对峙,形成极其险要的隘口。此文地点、地名、地形交代得非常清楚。
原来,在云阳镇,有一条由中原通往南方的古代通道,叫三鸦路。乾隆《续修河南通志》载:“自南阳石桥以北至陕州双观音堂,凡数百里,皆鸦路也。”三鸦路云阳段隘口处,有座衡山,后演变为雉衡山、雉山,再后来分别被史料注解为“鹿鸣山”“太子山”和“九里山”。这几座山之所以被后人混淆,是因为都处于三鸦路南麓隘口旁。这座衡山不仅锁住中原通道,它还是早期的岳山,与四岳文化内涵紧密相连。南阳衡山是否为南岳,自古就有讨论。《水经注》述云阳雉衡山引“《山海经》云衡山是也,郭景纯以为南岳”。钱穆在《国史大纲》写道:“尚书吕刑言及苗民制刑,吕国河南南阳,正古代四岳姜姓居地,本古昔苗土,故引以为诫耳。范氏《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三苗,姜姓之别,其国近南岳。’汉人多指南阳衡山为南岳也。”可见,李贤、郭景纯、范晔、钱穆等历代学者都认为南阳衡山在远古叫南岳。
周宣王封申伯于南阳时,南阳早已成为姜、吕、申姓祖先始封圣地。南阳衡山也被作为岳山来歌颂。《诗经·大雅·崧高》所述内容是封申伯于南阳谢地,“崧高维岳”实指早期的南岳衡山,也就是南阳衡山,开篇就把姜姓吕、申家族追溯到南阳四岳国始封地。而《史记集解》及后人多注释“崧高维岳”为登封嵩山,实为不妥。
南阳盆地与华夏“九州”
大禹治水是中国先秦史,后人称“禹治九州”。南阳盆地先秦就叫九州。《国语·郑语》写到郑桓公与史伯的一段对话。当时郑桓公面对西周王朝行将灭亡的形势,主动谋求退路,以保全自己和家人。他曾经想迁往“谢西之九州”,被史伯提出非议而否决。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对曰“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诗经》“申伯还南,谢于诚归”中的“谢”也指这个地方,“谢”是南阳古谢国。
1991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作了《中国谢氏源流讨论会在南阳召开》的报道,与会者根据大量史料论证了古谢邑早期故址应在今唐河县境内。“谢西之九州”说明唐河以西的南阳盆地曾经被沼泽湖泊隔离成九个岛屿。《说文解字》对州的解释为:“水中可居曰州,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山海经·海内经》载:“洪水滔天……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南阳属于唐白河冲积平原,周边高,中间低,所以叫南阳盆地,在洪水泛滥时期,这里的水不能排出,或者江水倒灌,形成沼泽湖泊,里面有几块高地或岛屿是可能的,而且,这些岛屿还不小,每个岛屿上面能住两千多户人家。今天,从卫星地图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南阳盆地有九州岛屿沙积线遗存,这些岛屿呈柳叶状,南北方向,不规则地排列在南阳盆地内,应该就是“九州”痕迹。这说明,今天我们生活的平原和广阔的田野,至少在周朝时还是沼泽湖泊。而《尚书·禹贡》述九州则另有描述,内容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范围很大,是古代国家版图的象征。对此,民国以来疑古派学者认为这些内容是后人托古假设出来的,认为大禹治水范围实质上没有那么大,顾颉刚也认为:“在河南省西部和陕西省的东南部,有个姜姓民族的居住地,唤作九州,大约在春秋中叶,把这个小区域的九州放大为禹迹的九州。”但《国语》“谢西之九州”和《山海经》“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所指应为一个地方。也许大禹在“九州”这里工程浩大,致使后人用“九州”规划了我国庞大的九州体系。总之,“禹治九州”和“四岳佐禹治水有功”都是信史,治水成功之后,四岳作为方国封于南阳“九州”,是顺理成章的。
南阳盆地在周代还是九州岛屿,那里遍布沼泽,生存条件恶劣,“其民沓贪而忍”。史料记载,吕国在南阳西的董营村,就是今天的十八里岗一带,这一带是伏牛山与南阳盆地连接地带,是丘陵地区,而申国在南阳北,即今天的独山脚下,也属于高地。这些诸侯国实质上是居住在南阳盆地北部的浅山丘陵地区,这些高地溪流纵横,土地肥沃,远离水涝,是当时最好的宜居地,古人在此观察天象,指导农业生产,把农业活动研磨在石头上,构成了中原岩画。他们设坛祭祀,祈求人丁兴旺,留下了众多的生殖崇拜祭祀场地。
“舜耕历山”故事家喻户晓,至今,全国纪念舜帝的历山有20多处。但是,在2009年《清华楚简》整理出一段周文王对太子说的话:“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这说明舜是在丘陵上耕种的,周以前还没有历山称谓。
山是狩猎的地方,而平原又是沼泽湖泊。只有那连绵起伏的浅山丘陵地区最适合远古人类居住,他们在浅山丘陵地区创造了中原早期的旱作文明。由此可以说,华夏文明形成的过程,是人进水退的过程,是由丘陵地区向平原过渡的进程。当广袤肥沃的冲积平原出现后,人类才进入了繁荣的农业社会。4
(作者系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
巨石遗迹及生殖崇拜
在鸭河岩画中的表现
刘东阳
自2010年在方城县发现大量巨石岩画后,在鸭河工区以梦山为中心的鸭河水库周边也发现巨石遗迹,石刻、岩书、岩画和超大型生殖崇拜场所。特别是以孟山村黑山头大石庙为中心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石崇拜和凹穴岩画遗迹,几乎随处可见。巨石岩画的范围包括,以鸭河工区为中心向外辐射,东至方城、禹州、新郑、叶县、泌阳,西北至南召、镇平、内乡、西峡、淅川,形成一条完整的分布链条。几乎涵盖了已发现凹穴岩画、生殖崇拜巨石遗迹的所有类型,不仅为探索中原文明、史前文化提供了新的依据,更为探寻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巨石遗迹、祭坛、生殖崇拜及伴生凹穴岩画的发现
2014年4月28日,鸭河工区党工委书记白振国发现附近有岩画遗迹。受南阳理工学院孙保瑞副教授邀约,笔者和南阳日报《人文地理》版记者司马连竹等一起到鸭河工区梦山一带寻迹。首先,在鸭河工区西高嘴坡村回回磨附近发现大量集中岩画和疑似祭坛葬坑及太阳崇拜遗迹。在去梦山的沿途,只要是高岗和视野开阔处,几乎都有像地标一样巨大的石块,并且都有凹穴。在梦山脚下的桑东村,我们发现一大块呈阶梯状的岩石,面积近100平方米。此处视野开阔,依山傍水,周围有大块田地。除去因农业生产损坏的20余平方米外,岩石上有近10处岩画,最有特点的是一组人面岩画。向东15米处又是一处平台,疑似一组完整的生殖崇拜祭场。祭场由数块巨石组成,每块巨石都经过精心打磨。最东面的岩石长2.38米,宽2米,厚约50厘米,呈山字形,上刻一鼻梁状凸起物,左边还有凹穴,加工痕迹明显,雕磨精细(石质为花岗岩),很像男根。据村民称,早些年因当地有人嫌其不雅而被推倒;距此石两米又见一“望天吼”,石高1.4米,周长3.4米,形似猴头,双眼圆睁,仰天怒视。该石雕工粗犷,线条简练,造型准确传神,充分体现了古人高超的刻石工艺和非凡的想象力,应是古人祈天祭雨的祭祀实物。距此石北4米处有一女阴石,长3.1米,高2.04米,宽2米,为此处标志性构件,上面采用写实手法准确地刻画了一组女石的图案。大的约50厘米,形象传神逼真,惟妙惟肖,精雕细磨,女石上部刻一图案,神似大手。女石正前方一长4米、高2米、宽2米的巨石平卧脚下,上刻5个凹穴,似是整个祭坛的伴生体。整组石刻体量巨大,重约十几吨,摆放在高岗东部边缘处。东坡地势低缓,下临河流,面朝梦山,是一绝佳的祭拜场地。很难想象古人动用了多少人力、多少时光来打造这一通天应地的场所。
大石庙遗迹是先民的圣山祖坛
在梦山东南麓探寻岩画的过程中又发现一处远古生殖崇拜大型祭台遗址。
梦山村上盘沟组72岁的老农张清泉告诉我们,这一带的高岗上每块巨石都有传说和来历。我们立即前往考察,在村庄附近的石鼓堆发现
多处岩画,该巨石上有多处人工修饰雕刻打磨的动物形象,东蛇头西乌龟,头顶皆有鳞甲式的沟槽,采用浅线刻加打磨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古人对龟蛇的崇拜。村西也有一高岭,上有夜猫石,村北有卧虎岭、村东有蛤蟆石,每块巨石仅在头部雕刻,便相当传神,显示了古人高超的能力。在蛤蟆石附近500米左右的范围内发现十二组风格不同、内容奇特的凹穴岩画与巨石肖像,面部都经刻意修磨,朝向东南,仿佛刻意为之。
听当地村民说,在距此村东南近10公里的岗坡上,还有几处石像,且有“下江蛮子破风水”的传说。我们发现该村地貌系浅山丘陵,在路边农田高岗处分别散落着多处巨石遗迹,有骆驼石、老鹰嘴、剃头石等。每处都有不同的传说典故,每处都有凹穴岩画的遗迹,且所有的石像都面向西。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地传说这里的石头原来都是活的,是此地的精灵。骆驼石的主人在梦山北的石人山上,每到夜晚就带骆驼四处游走。后来下江蛮子来盗宝,怕其坏事,便砍断了骆驼的头。从此,骆驼变成石头留在原地,成了当地的路标。
站在骆驼石旁,西观梦山,见一处山包突兀地矗立在梦山东边。山上树木林立,山顶隐约看见建筑和巨石,是村民祈子求福的道场,村民称它为大石庙。山顶有三块巨石,石上有人工挖凿的石洞,最大的洞高约7米,宽5米。正中处刻一凹槽,因形就势,形成生殖崇拜的主体,另两块巨石谓公鸡石、金鱼石,公鸡和鱼是原始祖先男女生殖的象征,公鸡有卵,代表男根阳性,鱼繁殖力很强呈阴,代表女石,左右阴阳呼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组远古人类超大型的生殖祭台。在主体男根的南面正中凿有一深1.5米、宽2米、高约3米的石屋,供奉着主管生养的三仙奶奶。这块阴阳合一的巨石在世界范围内尚属罕见。站在金鱼石顶向四周眺望,可以想象,大石庙就是远古时期先人们心中的圣山神地。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守护在圣山周围的蛇石、夜猫石、卧虎石、蛤蟆石、石人、骆驼石、鹰嘴石、剃头石及梦山金鸡石等所有的灵石,头部全都朝向大石庙。遥想几千年前,成千上万的大地之子,聚拜圣山的场景,应是多么壮观。
巨石文化生殖崇拜的来源与发展分析
5000多年前是世界各地巨石文化形成的时期,黄帝部落活动地区也出现密集的史前巨石文化群。古人雕凿巨石,用坚硬的石头制作祭拜物,象征着他们神圣的信仰永恒不灭。从古至今,人类对生殖和性的崇拜一直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对生命传承、族群永续、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石器工具的发明是人类从蒙昧进入文明的象征,贯穿人类发展史。人们爱石、崇石、敬石、藏石、品石,使之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于是产生了巨石崇拜。
史前时代,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对抗生存危机,部族之间的征战也需要人丁兴旺,生殖崇拜就成为古人共有的心理意识。而坚硬石器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生殖力的强劲,某些象形石被古人看作生殖器,认为是上天恩赐,具有神奇的魔力,是生殖繁衍之源。石头与生殖便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石头成为人类生育的母体象征,如《墨子·墨子后语》记载:“禹产于昆石,启生于石”。距鸭河工区仅10公里的黄山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玉铲,经鉴定为本地独山玉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铲”。该遗址具有仰韶文化特征,兼有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性质,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为南阳岩书岩画及巨石文化、生殖崇拜的产生与断代提供了依据。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将一些人们不能解释的现象,以及风、雨、雷电、山川、河流的形成都归于神力,而加以崇拜。《易系辞下》:“天地细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类的繁殖是其中一种令人神秘不解的现象。进行男根女阴崇拜,是希望它给族群带来兴盛。古人在其息生地的最醒目位置或地标性巨石上加以刻塑和堆筑男根女石形体,顶礼膜拜,并举行各种祈求、供奉的隆重仪式,祈求上天赐予神力,让族人多多生子,使族群兴旺昌盛,而这些自然夸张、形象各异的巨石就是古文明祖根祭祀的源头。
综观中华文明,既是一部生产发展史,也是一部生殖崇拜发展史。上古先民直接明了地祭拜具体的物体,而到了宋代理学盛行后,生殖崇拜更含蓄隐蔽,变成了神仙娘娘、奶奶庙、观音庙等抽象的神庙祭祀。中国的本土宗教担负起传递这些远古信息的功能。梦山村黑石寨的大石庙生殖崇拜遗迹,就是这种文化传承的实例。
关于巨石祭拜年代的分析
史前巨石遗迹和生殖崇拜因为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与其伴生的凹穴岩画因时间久远而无法解读,很多远古文明内涵也只有从现有的典籍和神话传说中去推理,如“石生夏,鸟生商”。夏文化的母体是巨石文化,夏人自称先王生于石而源于石。根据考古发现,南阳新石器时期的古文明遗址中,裴李岗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在遗址中呈叠压层序。这说明几千年前南阳的先民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有关黄帝、尧、舜、禹、夏启的传说故事和“先圣皆无父”的古籍记录一直没有断续,如华胥踏巨人迹而生伏羲、女枢感虹光而生颛顼、附宝见大电绕北头而生黄帝、握登见大虹生舜、女节接大星而生少昊、修乙吞神珠薏苡生大禹。这些和天象、大石、星、云相关的生殖记载都指向一个事实——南阳、新郑、禹州等地的巨石文化、生殖祭拜和凹穴岩书岩画是一种夏代以前的文明记录。正如白振国所作诗云:当夏启从石头缝中诞生,人类啊,才真正走上文明的征程,一块块巨石,是华夏人心灵深处的图腾,要实现通天的愿望,那意志须如磐石般坚硬,繁衍生息,祭祀活动,部落纷争,收获播种,竖起的男根镌刻的记忆,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见证。4
(作者系南阳市收藏协会副会长)
生殖崇拜巨石遗迹及相关资料组图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司马连竹 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