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祖雨
2004年2月,首先在中原地区的具茨山发现了大量的岩画。继而发现以具茨山为典型代表的中原岩画已远远超出了具茨山区域,遍及河南全境的15个县市,规模宏大,数量惊人。郑州市、禹州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已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特别是今年4月至今,在鸭河工区党工委书记白振国组织下,由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和南阳市文物局共同成立“鸭河岩画调查队”,在鸭河工区新发现了以梦山为中心的岩画群。不到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岩画点六十多处,图形7000多个,分布异常密集,类型丰富多样。典型岩画点如高嘴坡等。把河南境内既广泛又集中存在的岩画群称为“中原岩画”,已成学界共识。继之对中原岩画断代并进行人类文化学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
归纳总结中原岩画的三大典型——具茨山岩画、方城岩画和鸭河梦山岩画,可见其共有的特点如下:一、以圆形凹穴、长形沟槽组成的抽象图形为主;二、多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区;三、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四、多制作在朝阳面(东面或南面)的粗糙砂岩上,醒目地具有地标意义;五、制作不使用任何颜料,以石质工具凿钻而成,年代久远;六、都有巨石、叠石、支石文化等,散布其间。
在距今八千年到三千年之间,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使用效率极其低下的石质工具制作、至今还遗存数量极其庞大的岩画,显然是大型国家意志的产物,是一种国家文化,绝非个别族群,个别小方国力所能及之事。在这个地域,这个时代,存在的第一个大型国家政权,是夏朝。“夏朝的年代约起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历十六君约四百年至公元前十六世纪为商所灭。夏族主要活动于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在这一代先后发现了多处介于晚期龙山文化和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与文献所载夏朝年代和地域符合。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一、二期,学术界已公认为夏文化遗存。”我们可以从地域和时代两方面推断中原岩画与夏朝有关,那么夏朝对应的考古学文化——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中,是否有与圆形凹穴岩画对应的文物呢?以南阳市淅川下王岗二里头文化为例,发掘报告《淅川下王岗》载:“下王岗二里头文化一期的房基有两座均为圆形半地穴式建筑,文化遗物比较丰富,共303件。211件生产工具中石器95件,占总数的45%,石制工具是用火成岩、石灰岩、板岩、砂岩打磨制成。器形有:斧、铲、锛、凿、刀、镰、镞、网坠、矛、球、钻等。”这就说明夏朝普遍使用的种类丰富的石质工具完全符合制作中原岩画的石质工具特征。
夏朝建立和发展的这一时期文化,为夏文化。建立之前至炎黄时期的文化,可称之为先夏文化。就中原原始文明与夏族的关系,李先登先生在《仰韶文化与夏文化》一文中,早已明确指出:“河南省中部地区自仰韶文化以始,迄龙山文化晚期,其物质文化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清晰,有着自身一贯的特点,即在长达两三千年的时间里,并没有族别的交替,而是由同一个族的人们创造的。既然在龙山文化晚期,即夏代初期是夏族在这里居住活动,那么,向上推,在龙山文化早期至仰韶文化时期,这里生活的也应当是夏族。既然这里的文化晚期为夏文化(夏代初期夏族的文化),那么,我们认为,以王湾一期和二期为代表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早期当为先夏文化,即夏王期建立以前夏族的文化。总之,以中岳嵩山为中心的河南省中部地区的仰韶文化是先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可以称其为先夏文化。
司马迁在《夏本纪》中,追记夏禹开九河,通九道,度九山,陂九泽,“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州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东渐与海,西被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而朝天下,国号夏后,姓姒氏。”这段史料内涵丰富,我们可以有如下思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文明高峰是夏文明。夏文明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山川的统一调查和治理。夏禹成为天下公认的山川神主。依人类文明进化史的规律,夏禹必将其核心文明作出标记,以稳定和推广其统治。这种文明标记如何做?做在哪里?做成什么样?我们不得不说,可能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将夏禹继承并发展了的代表性文明——抽象的圆窝符号刻在具有地标意义的巨石上。夏人借此,恰当地向历史宣称了“我们是谁”,所以有了中原岩画。中原岩画主要分布在今南阳市、禹州市、新郑市等地区,这一地区大体相当于西汉时期的南阳郡和颍川郡。而西汉时期南阳郡和颍川郡的居民正是有夏禹遗风的夏人。《史记》载:“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改尚忠仆,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秦末世迁不轨之民于南阳。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多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夏人’。”
2014年5月8日,笔者和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孙宝瑞、南阳汉文化学者刘东阳在淅川下王岗附近调查岩画。在遗址上,采集到原始石器十二个,陶纺轮两个,在遗址东南约2公里处发现凹穴岩画一处。白振国先生有一个著名的假设:“甲骨文是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那么,刻甲骨文的祖先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哪里呢?刻在石头上。”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中原岩画视作夏代文字,如果白振国的假设成立。6
(作者系南阳民间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