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马士友,男,57岁,卢氏县城关镇西关村农民
1992年至2012年先后从卢氏县洛北大渠中救出落水群众13人,人们亲切地称他是“救人专业户”。
马士友用单薄的身躯,用二十年的坚持,用最简洁和质朴的方式,诠释着对生命的理解,将最美的画面定格在一个个瞬间,带给人们恒久的温暖和强大的力量。曾被授予“河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河南省第四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02马朝立,男,33岁,鹤壁市中通快递公司经理
马朝立从小家境贫寒,17岁时在一家砖厂打零工时不幸因工伤失去了左小腿。妻子高红娟自幼有听力障碍,无法用语言与人沟通。2008年,夫妇两人借钱创业,成立了中通快递鹤壁分公司。2013年,建成鹤壁市第一家标准化门店。
马朝立克服身体上的残疾,用心经营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体现了快递从业者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面貌。曾荣获全国十佳“最美快递员”称号。
03王留杰,男,32岁,项城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71352部队19分队管理员
王留杰2001年12月入伍,入伍前后17年积极为残疾人服务、解难帮困。以他名字命名的“王留杰学雷锋小组”,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资助、帮扶残疾学生、老人和贫困家庭,并经常利用节假日到福利院、敬老院、慈善总会义务劳动,看望慰问革命红军老前辈和孤寡老人,做好事3300余件(次),捐款9万余元,帮助40多名残疾人及其家庭走出困境。
王留杰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两次被济南军区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今年5月被授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04“托举三兄弟”:刘新军、贾晓玉、杨明,淅川县人,在天津务工
今年6月17日,家住天津市一老住宅小区四楼的89岁老人从自家窗户坠落,倒挂在空调室外机上,命悬一线。紧急关头,在天津务工的南阳籍青年刘新军、贾晓玉、杨明挺身而出,托举老人半个小时,直至消防队员将老人成功救出。事情发生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三位农民工的善举令人感动和敬佩,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托举三兄弟”。
刘新军、贾晓玉、杨明是河南外出务工青年的优秀代表,共青团河南省委、共青团南阳市委、共青团淅川县委分别授予贾晓玉、杨明、刘新军“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
05朱元英,男,84岁,济源市克井镇枣庙村村民
30年前,克井镇枣庙村以西人称“西大荒”,30年后,这里形成了一片近千亩的森林,并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林海公园。1983年3月,朱元英带领家人承包了这片乱石滩,决心将荒地变成林区,30年来用坏的铁镐、扁担、箩筐数不清,如今的林海公园种植了百万棵树,乱石荒坡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朱元英传承和发扬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被誉为“绿色愚公”,曾获得“济源市绿化奖章”等荣誉。
06朱萌萌,女,22岁,河南科技学院学生
2012年9月,朱萌萌的母亲突发脑溢血,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却瘫痪在床。2013年4月,朱萌萌带着母亲来到了学校,在校外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继续自己的学业。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她热心公益、乐于助人,长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从亲友到他人,从学校到病房,从家庭到社会,从乡村到都市,朱萌萌用青春续写爱老、尊老、敬老、孝老的感人故事,曾被授予“中原十大孝子”、“河南省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07齐云涛,男,58岁,固始县信访局原局长
齐云涛三十余年如一日,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难事当家事,用铁肩担起了为民仗义执言的道义。他先后直接处理信访案件2000余件,亲自协调解决300多件疑难信访案件,成功处置了50多起突发性集体上访事件,帮助3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从信访局办事员到信访局局长,他在信访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2个春秋,先后被授予“省优秀信访局长”、“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记个人二等功。
08闫胜义,男,47岁,兰考县人民法院东坝头乡庭长
1987年到兰考县人民法院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闫胜义连续3次放弃调回机关工作和升职的机会,在乡镇法庭一干就是27年。他坚持巡回审判,深入群众,经常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被当地群众誉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法官、老百姓的贴心人”。27年来,闫胜义先后审结各类案件2600余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改判、无一错案、无一上访、无一矛盾激化。
闫胜义先后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中组部、中宣部确定为“最美基层干部”。曾被授予 “全国优秀法官”、“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好干部”、“河南省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
09江雨佳,女,21岁,浙江温岭人,南阳师范学院学生
江雨佳从进入大学校园第一天起 就牢记10个字:“好事无大小、做了就是美”的做人做事准则。2013年,江雨佳作为大学生消防志愿者自费发起了“鞭炮换礼品”活动,得到120多位居民响应。今年春节,江雨佳放弃与家人团聚,先后陪伴7位孤寡老人过年,3月5日,南阳师范学院组建了“雨佳爱心服务队”,先后开展了“为新野抗战老兵送爱心包裹”、“暑期老区支教”、“ 红色遗产捐款”等系列活动。
江雨佳的爱心付出赢得众多高校师生的尊重,更引起万千青年学子的共鸣。曾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学生”、“河南省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10花书增,男,71岁,新郑市薛店镇人
十几年前,花书增在村里办了一家面粉厂,十里八村的村民将自家多余的粮食存到他的面粉厂。1996年,花书增在没拿到钱的情况下,将厂里的60多吨面粉都交由对方代销。结果面粉拉走了,几十万元的货款却一直没能像对方承诺的“货到付款”。他向前来索要欠款的乡亲们承诺:“这辈子誓要还上乡亲们的债。”用17年还清债务,花书增才觉得心里踏实了。有人说:“你可以晚点还,乡里乡亲的,大家都理解。”花书增激动地说:“啥都可以晚,诚信一点都晚不得。”
花书增的事迹被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互联网上,广大网友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
11李华敏,女,45岁,邓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从警24年来,李华敏一直坚守在自己热爱的法医岗位上。只要出现命案,李华敏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2004年以来,她出勘案件现场3200余次,物证检验600余例,活体检验12000余例,参与尸体检验900余例,其中通过刑事技术手段侦破有重大影响的案件220余起,侦破命案80余起。
24年的法医工作,李华敏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每当克服重重困难,为破案找出证据和线索,将凶手绳之以法,群众向她投来赞许和钦佩目光的时候,她就会感到自己已深深地爱上了法医这个职业。虽然道路艰辛,但她无怨无悔,屡创佳绩,曾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十大杰出女民警”、“南阳市十大巾帼卫士”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2014年10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誉称号。
12宋兆普,男,50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
5年来,宋兆普竭尽全力挽救被家庭遗弃的脑瘫孩子,自己垫资3000多万元,救治被福利机构收养的1680名脑瘫弃婴,使400多名患儿趋于正常,830名社会贫困脑瘫儿童得到有效康复。他主持完成的中药联合理疗加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科研成果,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开创了一条世界范围内以中医药为主治疗儿童脑瘫的新路径。
宋兆普带领全家和团队救治脑瘫弃婴的善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 、“河南省十大慈善爱心人物”、“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他被授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3张伟,男,生前系郸城县秋渠乡第一初级中学校长
张伟视教育如生命,所教过的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多门功课,学生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2004年8月,他被任命为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当时的秋渠一中,教育质量已连续3年在全县位居后3名,全校只有300多名学生。2011年到2013年,秋渠一中连续3年中招人均分数居全县第一,中招综合量化均位居全县前3名。他先后被授予“郸城县十佳校长”、“周口市优秀校长”、“河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2014年3月17日晚,张伟巡查过晚自习后,在办公室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
张伟去世后,各大新闻媒体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河南省委、周口市委、郸城县委分别追授张伟为“优秀共产党员”。7月,张伟荣登中国好人榜。9月,他被评为“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
14张银良,男,52岁,驻马店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张银良带领残联一班人,先后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培训、辅助器具供应等活动,为全市53万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免费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3.5万例,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在乡村建立了康复室170个,规范化康复站2329个,为近10万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服务;创建了13 个创业就业基地,为3万多残疾人免费职业培训,实现就业创业6万人;为541名困难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子女提供就学资助;建立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2个、市级3个、县级14个,累计帮扶残疾人16万人次。
张银良先后荣获“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 河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连续两年被驻马店市政府记个人二等功。今年5月,他被授予“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5郑春光,男,退伍军人,生前系淮阳县郑集乡郑集村人
郑春光2012年光荣退伍,返乡后,帮父母在乡里做果品生意。2014年1月30日晚7时30分许,郑春光见商场的一间门面突然冒起黑烟,急忙连喊了几声这家商户的名字,见无人回应,就奋力撬开这家的卷闸门进去救火,刚刚掀开的卷闸门突然坠落下来,成了一道死亡之门。经过人们奋力扑救,次日凌晨2时许,大火终于得到控制。然而,郑春光却献出了23岁的宝贵生命。
生命有限,春光无限。一名“90后”退伍军人,用他23岁的生命,彰显人性的伟大。郑春光牺牲后,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他先后被授予 “河南省见义勇为模范”、“见义勇为青年英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民兵干部”等荣誉称号。
16孟昭德,男,88岁,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离休干部
离休后的孟昭德一直心系教育,奉献爱心,捐资助学。2011年,他毅然作出三个决定:一是把20万元积蓄和两套住房无偿捐给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教育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二是去世后遗体捐献作医学研究;三是去世后不开遗体告别会,不与活人争地,骨灰树葬。2012年5月,他又捐献5000元给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用于图书馆购置书籍。2013年至2014年这两年里,他又创办了3个助学基金会,为两所学院基金会捐款8万元。
孟昭德曾入选“河南省省直机关十大道德模范”,并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7娄建党,男,44岁,洛阳市出租车司机
1994年,娄建党复员后,开始从事出租车营运,一干就是20年。20年里,他把真心服务乘客当成座右铭,把雷锋当成了榜样,并组建了“娄建党雷锋车队”,长期免费接送需要帮助的群众。
这些年来,娄建党坚持免费接送老、弱、病、残人员超过5000人,为困难儿童捐款5万余元。
娄建党和他的雷锋车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也赢得了掌声和荣誉。他先后荣获“洛阳市十大爱心人物”、“河南省文明驾驶员”、“河南省学雷锋十大标兵”、“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标兵”等称号。
18徐凤英,女,82岁,濮阳市中原油田昆吾园敬托院入住老人
2013年5月,濮阳市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徐凤英得知后,将2万元善款送到了市慈善总会。有一次,徐凤英回到家乡内黄县,得知家乡小学校园的条件不太好,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学校捐款。徐凤英变卖了自己在北京二环内的一套住房。2013年7月,老人把38万元交到了内黄县小徐村学校校长的手里,用于学校建设。随后,她找到濮阳市慈善总会,捐了32万元。2014年4月,她再次向濮阳市慈善总会捐了30万元。
濮阳市慈善总会授予徐凤英“最美慈善老人”荣誉称号,网友更是亲切地称她为“中国好奶奶”。
19黄春刚、胡阳海,潢川县人,在青岛务工
2014年9月3日晚上,黄春刚、胡阳海正在青岛市北区黄台路一家足疗店装修,突然听见女店主大喊:“抢劫了,快抓住他……”然后便看到一个男子从店里狂奔而出,两人立即起身追去,经过了4个路口,将劫匪拦下。劫匪趁两人不备,用匕首向他们身体一通乱刺。黄春刚左腋下中了一刀,鲜血瞬间涌出,胡阳海胸部和腹部各中一刀,肠子往外流出,两人强忍疼痛一起将行凶男子死死摁住。路上行人赶快拨打了110和120,黄春刚与胡阳海一同被送至附近医院,经医生抢救,现已康复。事后,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各项荣誉,他们淡然地说:“我们没有后悔这样做,再来一次,还会冲上去。”
20魏圣和,男,47岁,光山县砖桥镇崔棚小学代课老师
47岁的魏圣和至今未婚,与80岁的母亲生活在一起,虽然每月只有几百元的代课费,但他省吃俭用,坚持关爱、资助贫困学生。几年来,他用于资助学生的资金超过3万元。他常说:“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学校就是我的家。”2004年以来,魏圣和年年代班主任,教语、数、外等8门课程,充当8个老师角色,他教过800多名学生,300多名考上大学,帮助100多名贫困面临失学的孩子重获新生。
因为魏圣和,崔棚小学成了全镇的明星学校。魏圣和本人曾荣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9月被光山县教体局评为“先进个人”,20多次被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1“陇海大院”——爱心集体
高新海是郑州市陇海大院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1976年在下乡当知青时因患急性横贯型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照顾他的亲人离世。邻居们自发形成了爱心群体,默默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当年的一些老邻居已搬往他处,仍不忘抽空来看看,而新邻居们又加入到爱心队列中,一如既往地关心帮助着这个特困家庭。和谐的邻里关系,使高新海学会了骑电动三轮车,用三轮车免费接送社区的人们去办急事。
虽然“陇海大院”已经拆迁,但是爱心接力从未停止。曾经居住在一起的邻居们相约——回迁时,还要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