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构建开放格局 助推经济发展
要闻快览
加强理论学习 凝聚发展力量
发挥桥梁作用 做大健康产业
整合研发资源 打造“仲景品牌”
勤学善思成就创新能手
桐柏:“互联网+”助推产业快转型
新野:“互联网+”服务群众零距离
时代楷模
  在社旗县农资市场,农民们正在选购农机等物资,为即将开始的“三夏”做准备。③11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5月11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阳供电公司高级技师郭跃东——
勤学善思成就创新能手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本报记者 张艺琼

  在南阳供电公司宛北变电站,220KV设备区周遭遍布高压电线设备,“保持安全距离3米”的警示牌让人不由紧张起来,而这里,正是郭跃东的工作现场,这样的环境他早已适应。

  作为变电检修专业的一名专责和高级技师,郭跃东20多年如一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是变电检修室当之无愧的业务尖子。由于工作勤奋钻研,勇于创新,他先后荣获“河南省技术创新能手”、“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生产一线的功夫手

  23年前,第一次走进变电站的郭跃东还是个对变电设备一知半解的毛头小子。“变电检修学问大着呢!要想干出点名堂,必须下功夫钻进去。”带他熟悉设备的老师傅的这句话,深深印在了这个年轻人脑海里。

  1993年,郭跃东第一次参加DW8-35、SW3-110断路器的完善化改造工作。白天他跟着师傅熟悉设备、学习缺陷分析方法,晚上伏案苦读、总结整理心得。遇到问题,他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候问得老师傅都答不上来,被大家戏称为“问题青年”。这种执着的求知精神也打动了师傅们,大家纷纷把自己的“绝活”传授给他。

  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让郭跃东迅速成长。2012年9月11日,他在110KV黄台岗变电站巡视设备时,发现10KV电压互感器零序PT附近地面上有一些黑色胶状物,他立即叫停了该装置的运行。果然,通过检查试验,工作人员发现该PT内部绝缘损坏。此举也为郭跃东赢得了“火眼金睛”的美誉。

  变电难题的终结者

  “专责就是一线员工的技术顾问,班组员工在工作现场遇到问题,首先要反映到我这里来。如果我不解决,只是向上反映,那就只是个‘传声筒’。”不甘心当“传声筒”的郭跃东,一心要做变电难题的“终结者”。抱着这种信念,郭跃东不仅勤学好问,而且注重积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都要记录下来,并认真梳理,寻找答案。他的笔记本里工整地记录着各种数据和结构图,就像一本专业论文。

  在110KV黑龙镇变电站安装调试过程中,10KV断路器的特性指标不合格,现场指导安装的厂家技术人员鉴定后认为已经无法调试。在准备换货时,郭跃东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成功排除了故障,确保了设备如期送电。

  勤学善悟、精益求精的郭跃东,赢得了同事的深深敬佩。“每次看郭跃东解决问题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但他总是那个捅破窗户纸的人。”同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孙更说。

  敢于创新的“发明家”

  2010年以来,郭跃东以平均每月申报两个的速度申报专利117项,其中96项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90项已转化成科技成果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除了创新发明,长期一线工作的锤炼也让郭跃东对变电检修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设备迅速升级换代,要想在结构性缺员的大背景下适应新形势,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

  在南阳110KV建西变电站主变更换工程中,郭跃东大胆创新工作方法,在站内成立一个组装区,在组装区内完成新主变所有附件的吊装和电器试验工作,使新主变在组装区就具备运行条件,这时再将旧主变停运整体退出,新主变整体就位。采用新的施工方案后,更换1台110KV主变的时间从原来的一周缩短为16个小时,刷新了国内纪录,减少电量损失550万千瓦时。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郭跃东用行动践行着他的这句人生格言。③7

  郭跃东(左)和同事检查变电设备

  本报记者 张艺琼 摄

  ■人物档案

  郭跃东,南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一次检修专责。从事变电检修工作23年来,他无私奉献在生产一线,用心守护着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被评为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