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3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宪法宣誓制度明年起施行
在党爱党在党为党
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运用大数据
为市场主体服务
我国通过新国家安全法
奋斗的青春更美丽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7月2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业、创业、继续深造三大通道,4162名毕业生从这里出发,开始书写人生的辉煌;444人入党、省级优秀毕业生125人、8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获奖425人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季大扫描——
奋斗的青春更美丽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本报记者 贾林伟

  通 讯 员 马小兵 侯卓

  怎样的青春更美丽?青春,用什么色彩来描绘才绚烂,怎样度过才无悔?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河南工院)2015届毕业季,用梦想点亮人生,靠技能改变命运,由此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奋斗的青春更美丽!

  青春就要奋斗,汗水浇灌才绚烂;青春就要奉献,青春因奋斗而美丽。河南工院4162名毕业生用梦想导航青春,以“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金字招牌,纷纷通过就业、创业、继续深造实现了人生跨越一大步,让青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南工院今年4162名毕业生中,444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0人被命名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250人为院级优秀学生干部;29人是省级“三好学生”,416人为院级“三好学生”;125人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11人获得院级“优秀毕业生”称号;8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59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383人获得院级奖学金。其中,425人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级以上各类大赛拿到大奖。

  河南工院党委书记胡龙廷一再强调,大学的神圣使命就在于让每位学子“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这是时代变革的切实需要,更是善为人师的肩上责任。院长李生平说,河南工院始终突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实行“151”人才培养模式,连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河南工院手捧着“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河南工院毕业生以“忠”、“毅”品性,“精”、“优”观念,“严”、“细”作风,享誉军工企业界,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青春在无私奉献中升华

  毕业生代表:张辉,南阳人,2012年9月入学,在电气工程系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今年毕业前选择了就业,现就职于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

  2014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他深知光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在学习生活中磨练。走向工作岗位后,他不仅自己成长,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青年工友,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工作中,他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完成新产品和常规产品的调整与生产,坚决不允许自己有“差不多”、“马马虎虎”的思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

  上岗之初,企业不断加大技改力度,进口了大量新设备,许多员工对新设备了解不够。工种转型中,张辉一边钻研,一边实践,通过自身努力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摸索出一套新程序,从而在全体新员工中脱颖而出,担任公司培训员工“总教头”。与此同时,他还积极配合车间生产准备和工艺人员,对一些工艺提出了较好的改进建议,主动承担起设备操作规范的编制工作,为新设备的尽快投产做好准备。

  记者手记:青春充满了激情与希望,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风格,其最真实的体现就是甘于奉献。河南工院一流的设备、仿真的实践操作,所有的工作过程在实训室里逼真呈现,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河南工院毕业生不但在技能上敢与名校毕业生相媲美,而且以“素质高、靠得住、用得上、信得过”赢得口碑。

  青春在自主创业中出彩

  毕业生代表:刘作煌,商丘人,2012年9月入学,在建筑环境设备工程系学习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今年毕业前自主创业,已创建了奥格威安防通信公司。

  2012年考入河南工院的第一天,刘作煌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掌握知识。”此后3年的大学时光,他把自己的兴趣和精力全放在这里。在河南工院专门开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刘作煌日日夜夜“恋在这里”,像棵幼苗尽情地享受着阳光和雨露,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建了兴趣小组,研究项目,寻找快乐,在楼宇智能控制学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大二暑假,他得知郑州一家智能安防公司招聘市场研究员,出于试试的心态参加了招聘考试,最后他凭着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从20多名硕士生、本科生中脱颖而出,以唯一一名专科生的身份取得了竞聘的成功。

  毕业在即,他选择了自主创业,创建了奥格威安防通信公司。创业初期,面对价格高昂的成套设备,他决定自行制作各种机器。当时的厂房就像个废品站,堆满了他四处找来的“废铜烂铁”。为了学习切割、焊接等技术,他白天去外地观摩老焊工操作,晚上回来自学专业教材,衣服被焊渣烧坏、眼睛被弧光刺伤……克服了重重困难,把“一堆破烂”变成了冲压机、包装机、磨具机、过塑机等,带领公司员工为梦想而奋斗。

  记者手记:创业永不言败,这是青春的本色。在河南工院,每位学生首先要接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军工精神的教育,这种精神已经渗透到每位毕业生的血液中;每位学生还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个人成长中,以真实职业环境为背景进行实践训练,从而为今后创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由此观之,以刘作煌为代表的毕业生敢于创业,绝非偶然,实属必然。

  青春在技术创新中闪亮

  毕业生代表:金宇鑫,南阳人,2012年9月入学,在机电工程系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现就职于中国电子集团第二十七研究所。

  步入河南工院那年,金宇鑫就被告知,一定要多参加比赛技术大比武。第一次听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产品信息建模创新项目开赛的消息后,他惴惴不安地报了名,“不安源于不自信”,想着全省、全国有那么多的高手,咱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呀。老师鼓励他“年轻不怕失败,年轻就是资本”,即便拿不上名次,见识一下高手,学习一下经验也是好的。靠着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加上在校期间参加比赛的经验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在河南赛区众多参赛选手中力拔头筹,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决赛。

  创新是年轻人的特质。金宇鑫走向工作岗位后,大胆尝试把所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方法科学用于产品工艺优化、加工工序改进和生产效率提高等各个方面。面对生产中的难题,他从不畏惧。车间试制一款新产品时,由于材料的改进使材质变硬,加工过程中的孔径和刀具成了难点,试制多次都不能满足精度要求。他对前几次的加工参数进行反复研究和测算,建议把粗镗和精镗细分,开档部分加工再细分,最终保证了尺寸,消除了孔内锥度。

  记者手记:美丽青春属于奋力创新的人。河南工院积极实施技能竞赛引领工程,建立校、省、国家三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通过大赛引领教学改革,激发学习兴趣,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近3年来,河南工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130多项。

  青春在坚毅前行中筑梦

  毕业生代表:建筑工程系工程测量专业12人团队,2012年9月入学,现就职于河南博源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这12个孩子给我的是大大的惊讶!”平顶山市一家测绘企业总工程师如是说。公司正在进行的一项业务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测量单组工作量是每组每月0.6平方公里。自进入公司之后,这12个(河南工院)毕业生每月单组0.9平方公里。“0.9”与“0.6”的差别就在于,这个由河南工院毕业生12人组成的小分队主动向公司提出,中午不用接送,他们回项目部吃饭,以节约中午时间加快工程进度。他们自带干粮,留在作业地点,吃完后继续作业。在他们的带动下,公司其他员工比学赶超,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对于河南工院“双主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顶岗实习,这家测绘公司负责人毫不吝啬赞美之辞,“真正实现了学校与社会零距离、专业教学与市场运用零距离”。毕业生李超峰说,“工(作)学(习)交替”的培养模式让他在学校里有老师的教育,在企业里有师傅的指导,因为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他和他的同学们从懵懂的学生变成了企业的技术骨干。

  记者手记: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青春才找到存在的意义。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实行“151”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一条主线”: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坚持“一个贯穿”: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回首我的大学生活,我很庆幸,没有荒废美好的青春!”来自电子工程系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计控1201班的何鹏辉,在2015年毕业典礼上如此总结大学3年生活。青春永不散场,精彩永不落幕!此刻,唯有祝愿,河南工院毕业生!3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