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段平 实习生 殷晴
全省第500例!8月3日,新野志愿者耿伟在省人民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当日7时,在省人民医院血液科,39岁的耿伟面带微笑,躺在病床上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今年5月27日,经中华骨髓库检索,耿伟与天津一名血液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配型相同。经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他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采集结束后,省红十字会举行了简短的第5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交接仪式,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何传军为捐献者耿伟颁发了荣誉证书。受助患者所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医生介绍了患者的病情,并向省红十字会赠送锦旗,向志愿者耿伟转交了患者的感谢信和礼物。
分离出来的造血干细胞被装进特制的恒温箱,由受助患者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即刻护送至天津,并在当天输入等待救助的白血病患者体内。
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并非偶然。多年来,耿伟一直热衷公益事业。早在1998年,耿伟便参加无偿献血,以后每年一次的无偿献血他从未间断过。7年前,耿伟参加无偿献血时,偶然看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的宣传后,毅然报名加入。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现在新野县民政局当驾驶员的耿伟,始终保有一颗乐观、向上、助人的公益心。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心系灾区的耿伟得知当地需要有驾驶经验的党员志愿者,(下转B2版)
耿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无比欣慰。
本报特派记者 段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