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勇 实习生 殷晴
刘晓旭出生于桐柏县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曾祖母90多岁高龄,行动不便。奶奶偏瘫在床,父亲背井离乡进城打工,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干一些体力活,工资微薄。
去年的七月份,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南阳日报和团市委发起的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让刘晓旭得以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深造。
刘晓旭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他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学习勤奋刻苦,专业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学院举办的学术科研竞赛中均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在生活中,刘晓旭勤俭节约,利用课余时间在学院做兼职,帮助老师整理资料。此外,刘晓旭还利用暑假时间参加学校举办的“千人百村”项目,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村发展献计献策。
一直以来,刘晓旭的心中秉承这样一个信念: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坚强才是一个人最需要的品质。
刘晓旭说,饮水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非常感谢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将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将爱心不断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2
救助贫困大学生爱心行动·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