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老人一天吃多少片药?数一数,也许你能数出10~20片,还有可能数出30~40片,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王育琴教授吃惊的是,有的老年人一天服药的数量竟达70~80片!“加起来恐怕有二两重了吧,得多大量啊。”
为了促使老年人合理用药,降低和防范我国老年人的用药风险,日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医院研制和发布了我国首个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目录(以下简称为“中国PIM目录”)。该目录参考美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的PIM目录相关文献,并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参考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相关数据等,总计发布了72种(类)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希望能为临床医生和大众提供用药风险提示。
老年人病多、
用药多、风险大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在我国也非常普遍,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有51.33%的老年人每天服药,其中18.74%的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物,2.52%的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
“老年人病多,常常多科看病,吃的药特别多。很多老年人在用药方面有很大误区。”王育琴指出,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功能降低,导致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用药种类较多,势必增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有人帮助老年人建立合理用药的理念,告诉他们用药风险以及如何防范。”王育琴说,这也是他们研制中国PIM目录的初衷。
中国PIM目录
收录72种(类)药物
“目前全球共有12个国家/地区制定了PIM目录。”王育琴教授介绍,中国的首个PIM目录是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8个国家的PIM目录,再结合中国老年人的疾病构成、中国药品上市情况以及老年人不良反应高发药品种类等,最终收录了13大类72种(类)药物,列出了每种药物的风险点和风险强度,其中24种药被列为A级风险,即优先警示的药物;同时还研究发布了44种(类)药物在27种疾病状态下存在的74个风险点和用药建议。“做这个目录就是要提醒医生和药师,服用这些药对老年人风险大,开药或推荐药物时要斟酌,另外也据此对社会大众进行健康科普宣传。”
为医生提供
老年人用药警示
王育琴介绍,中国PIM目录目前已在中华医学会《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上发表,并在专业学术会议上进行推广。未来可考虑以辅助软件的方式嵌入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
从总体上说,尽管医生有安全用药意识,但往往只对自己所在科室用药较熟悉,而老年人的病需要综合治疗,目前我国的老年全科医学人才匮乏,不是所有医生都清楚哪些药不适合老人服用。
目录里大部分是处方药,如果目录以辅助软件的方式嵌入医院HIS系统,将来各科医生在给老人开药的时候,一旦开出PIM目录中的药品,系统就会弹出提示框提醒医生谨慎使用,最终达到降低老年人用药风险的目的。
教大家购买
老年人非处方药
“老百姓不是专业人员,买药时一般会咨询药店药师。现在这个目录就可以提醒老人,哪些药不要购买。”王育琴表示,将从大众健康知识普及这方面让老年人及其家属知道,哪些药不适合老年人吃。比如患前列腺肥大的老人感冒了吃的是复方感冒药,就有可能尿不出来,因为复方感冒药里有些成分会导致尿潴留,对前列腺肥大患者并不适宜。药师会建议老年人吃单一成分的感冒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王育琴称,目前许多大医院已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合理用药科普活动,未来也将把PIM目录纳入社区健康知识普及中,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告知老年患者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药物有哪些、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是什么等,让老百姓读懂目录,预防用药风险。5(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