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流传着一位古稀老人精心赡养102岁岳母的感人故事。故事主人公2013年被评为“感动社旗”十大人物,2014年被评为南阳市“道德模范”。他就是社旗县唐庄乡前庄村农民刘天聚。
1967年秋,22岁的刘天聚与本村姑娘魏从荣喜结连理。婚后一年,岳父家的草房因雨坍塌,他就主动把岳父、岳母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承担起赡养两位老人的重任。
他的岳母泽春林生于1914年8月,是一位俭朴、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岳母爱看戏,刘天聚就着手组建剧团。1967年秋,他组建的第一个越调剧团成立,先后排演了现代剧《掩护》、《接旗》等剧目。1968年冬,剧团解散。不久,岳父病情不断加重,最终撒手人寰。
岳父去世后,岳母郁郁寡欢,心事重重。刘天聚知道,岳母是为自己的将来担忧。他拍着胸脯对岳母说:“妈,你就是我的亲妈,将来我养活你,你放心吧!”
1978年,他的妻子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岳母也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病,4个女儿还小,全家重担落在他一人身上。
1983年,岳母大便拉不下来,肚子憋得像小鼓一样,住院一段时间后,病情加剧,当时医生就让他放弃,但刘天聚硬是用手为岳母掏大便,倾尽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坚持给岳母治疗直至痊愈。
2001年12月,刘天聚的妻子因胰腺癌不幸去世,岳母悲痛欲绝,他流着泪劝慰岳母:“妈,你别哭了,我只要有口气,你啥心也不用操。” 此时,他的四个女儿也都已出嫁,家里只有刘天聚陪伴着岳母。
他对岳母的照顾体贴入微。怕岳母夜里有啥闪失,躺在岳母隔壁的他每晚都强迫自己保持浅睡状态,这样老人有点动静就能听见。岳母身体稍微有一点不舒服,他就干脆支张小床睡在她的旁边。
在饮食上,刘天聚更为用心,为了让年事已高的岳母吃好、消化好,每天都要为她做上五六顿饭。一年四季,他除了给老人更换衣服、拆洗被褥外,还经常为老人洗脚、洗脸、捶背、梳头。每到季节更换的时候,他就把医生请到家来,给老人量血压、测体温、把脉象、查身体。
刘天聚孝敬岳母,他还时常告诫女儿们,要孝顺老人,谁不孝敬,就不准进娘家的大门。在他的教育感召下,4个女儿都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媳妇。周围的邻居经常会领着孩子上门,让他们接受最真实的美德教育。
刘天聚在平凡中书写着伟大,他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质朴而淳厚,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