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星)6月16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绿色中国”栏目,播发了丹江湿地恢复和生态建设的报道。 报道首先用镜头展示了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秀美风光——满目绿色,一望无边。报道说,由于丹江口水库建设和移民搬迁,丹江湿地建设一度非常脆弱,从2010年开始,淅川县启动了湿地恢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至目前,已经恢复湿地近3万亩。人工种植的千亩芦苇像一条翠绿色的丝带,环绕在湿地中间,它们和湿地里的其他植物一起,共同构筑了丹江口水库的生态屏障。 丹江湿地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是丹江水进入丹江口水库的最后一道屏障,对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水质起到了过滤和净化的作用。中线工程通水以来,环保部门在丹江口水库建立了一套三级监测体系,检验因子达到109项。通水18个月以来,根据环保部门每月发布的监测数据,丹江口水库水质持续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报道说,为保护生态,县里关停了污染企业。淅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创新办法,花小钱办大事,从2013年底开始,建设小型湿地,净化沿库区村庄生活污水。目前已经建成20多块人工湿地,每天能够净化处理8000多人产生的生活污水,未来3年内,淅川县计划建设100块小型人工湿地,覆盖全县所有沿库区村庄。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