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士波
丑角行当俗称“小花脸”,老百姓昵称“三花脸儿”,大多在鼻眼之间画一些豆腐块之类的脸谱。
戏曲中的插科打诨,丑角占重要的一环。丑角既可以扮演机智、幽默的人物,如《唐知县审诰命》中的唐成、“屠夫状元”中的胡山。也可以扮演狡猾、贪婪的势利小人,如《将干盗书》中的将干、《李天保娶亲》中的胡来,他们的身份从皇帝到乞丐,无所不包。丑角在传统戏中非常重要,观众常说“无丑不成戏”。
好的剧本,在剧情发展到将近沉闷的边缘时,会由于丑角一个动作(插科)、一句俏皮话(打诨),能够立刻打破沉寂的空气,继续活跃起来。相反,在剧情已经发展到火辣辣的时候,由于丑角的旁渲侧染,来一两句点睛的旁白,缓冲了观众的紧张情绪,使观众精神上得到放松。
丑角的表演一定要把握好“度”。如果演员不深刻地理解人物角色的性格,滥用无关的语言,追求廉价的噱头,故意逗观众发笑,故意弄出一些使人感到庸俗厌烦的东西,那就大大损害了人物形象,真正成了“丑”角了。
宛梆国家级传承人李建海生前曾说:“在表演反面人物时,不要把丑角的丑字简单地理解为丑。反面人物当然是丑的。他们的灵魂肮脏,行为恶劣。应当毫不留情地暴露,艺术地讽刺。”京剧名家萧长华老先生演的《连升店》里的店家,是个地地道道的势利小人,炎凉市侩。店家发觉王明芳高中皇榜之后,主动给王明芳更换崭新的衣靴,给王明芳穿戴整齐以后,抹着眼泪说,瞧见王明芳就如同瞧见他父亲一样。这些细致巧妙的动作,把店家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演丑角,演反面人物就是要这样不卖弄、不做作、不追求效果而自有效果,不自我丑化而达到人物的丑化。⑧9
(作者单位: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