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备是许多家长都爱使用的手段,家长觉得这些批评的言语里包含着自己的爱和期望,能让孩子吸取教训,成为有责任感的人。而事实上,这个被人们最经常使用到的教育方式,极有可能让孩子丧失信心。
责备可能会让孩子立马停止犯错,乖乖听话。但这不表明孩子们的内心已经服从父母的教育方式,积极地与父母合作。责备后他们内心可能充满愤怒,更与父母对着干。
不要责备,要赢得孩子的合作。
“不批评、不责备,那孩子不得上天了!”这可能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但事实上,管教孩子不一定要显得那么严肃,而是应更有技巧地管教孩子。
对事情发表看法,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调皮把鱼缸打破,水洒满地板时。如果此时家长说“为什么你总是这样调皮”,那么对于孩子而言,这一整天都是不愉快的。但如果只是陈述事实“你打破鱼缸了”,并用扫把和抹布教孩子如何处理。让孩子知道,遇到难题,责备是没有用的,把情绪转移到解决问题之中,那么这种经验比记住教训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接受孩子的“坏”。孩子们有时会表露出一些糟糕的情绪,例如讨厌刚出生的弟弟,因不想上学而发脾气。但这些是孩子的天性,家长没必要对此充满愤怒,应该接受孩子出现的这种情绪。与其责怪孩子,不如以非破坏性的方式表达这种负面情绪。⑨7(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