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我坐在书房里,深情地看着从箱底翻出来的“1994年度南阳日报‘十佳’通讯员”奖牌,禁不住泪眼蒙 ,思绪一下子回到了22年前——也就是1995年的春天。
那应该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当时我还在唐河县桐河乡政府工作,骑着自行车跟随一位副乡长下乡检查春耕生产,傍晚回到机关时,太阳已经快走过地平线了。
一进院,政府办老秦便急匆匆地对我说:今儿个南阳日报来了几通电话找你,说有急事。你到办公室等一会儿,看还会不会打过来。说完,他端着碗去食堂吃饭去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跑到后院办公室,一边翻看近两天的南阳日报,一边侧耳倾听办公桌上的那个黑色摇把子电话机。
当时桐河乡政府只有这一部摇把电话对外界联络,还得通过乡邮政所总机转到县邮政局总机,由总机再转到县委、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办公室,若往南阳打电话,转到县总局后再转到南阳总局再往下分拨。所以说从乡镇往南阳要通一个电话很不容易,找个人更难。南阳往乡镇要电话找人,亦是如此。
机关的干部都吃完饭了,站在院里讨论着各自分包村的生产情况。老秦也回来了,他说:你去吃饭吧,我替你守着电话。
我说:不着急,把这几张南阳日报看完再吃也不迟。
正说着,桌子上的电话铃声响了。
我抢步上前抓起电话。这个电话正是南阳日报记者王皓老师打过来的。
他告诉我,明天你赶到南阳日报社,参加后天的1994年度首届“十佳”通讯员表彰大会,再准备个发言稿,讲讲自己的写稿体会。并再三叮嘱我,一定提前赶到,千万别耽误了开会时间。
这一夜,我难以入眠,没有想到南阳日报社给了我这么大荣誉。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从桐河坐上班车,几经辗转赶到南阳日报时已是午时。一脸端详、身穿黑色呢子大衣的王皓老师正在报社门口耐心而焦虑地等着我,看见我,拉着我的手连连说:你可来了,你可来了,我还担心你坐车耽误事哩。走,咱先吃饭去!吃着饭,王皓老师又对我准备的发言稿认真地提了修改意见。
第三天,我走上领奖台,自豪地接过“1994年度南阳日报‘十佳’通讯员”奖牌,接着作了近两个小时《我要为党报写一辈子稿》的发言。
那一年,我在编辑老师的鼓励下,在南阳日报头版头条发稿6篇,其他稿件破百篇。
1996年3月,由于我对上发稿占了全县四分之三之多,被选调到唐河县委宣传部干新闻工作,至今先后出版个人新闻作品选等书籍12本500余万字,真正实现了那一天我在南阳日报首届“十佳”通讯员表彰大会上讲的“我要为党报写一辈子稿”。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是党报改变了我的人生,是党报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