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扎根一线的创新能手
统筹高效推进 做强特色产业
公 告
强化思想认识 做好服务保障
深学笃行新理念
依法行使职权 推进法治建设
加强互联互通 推进合作共赢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4月27日 星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一线的创新能手
—记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闫德冉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闫德冉(左一)和同事在实验室中工作 本报记者 陈东 摄

本报记者 陈东

■人物档案

闫德冉,河南天冠纤维乙醇有限公司副经理、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年来,他扎根一线,刻苦钻研,获得专利数项,并先后获得“南阳市劳动模范”、 “第十四批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南阳市创新能手”、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23年来,他扎根一线,在基层岗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23年来,他刻苦钻研,在科技创新方面多次有所突破。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懂生产、会管理的研究型工作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就是河南天冠纤维乙醇有限公司副经理、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闫德冉。

扎根一线获真知

时至今日,闫德冉仍然对刚进入天冠酒精厂粉碎车间的日子记忆犹新:每天穿梭于布满粉尘的生产车间,淹没于震耳欲聋的机器声中,干着既脏又累的活。每当熬过漫长的一天,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中,看着粉尘一层层穿透内服覆满全身,他委屈过、流过泪。

但是他知道,不扎根一线,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何谈报答企业,何谈回报社会,何谈实现自我价值?粉碎、蒸煮、发酵、培菌,他在基层各个工种之间摸爬滚打十几年,不仅掌握了淀粉质酒精生产的全套工艺,而且也对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有了深入的研究,为日后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勇担重任破难题

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创新。2009年,带着领导的重托,闫德冉毅然决然加入纤维乙醇项目的开发与实验研究团队,这一干就是8年。

纤维乙醇项目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样本,只能自己摸索,拓荒前行。为取得第一手资料,每次实验闫德冉都亲自观察,开会分析。许多次,他和一线的职工们一起,一天一夜连轴转,弄得满面灰尘。记得2009年夏季,他只身下到13米深的发酵罐底部,底部的热气往上蒸腾,罐顶的冷凝水向下滴,穿着的防护服被汗水湿透。即便如此,他还是安排工人打开蒸汽阀门,查找罐体死角。查看结束爬上罐来,他一下子瘫倒在地,出现了严重的中暑迹象,但依旧坚持指导工人进行技术调整。

2011年11月,天冠纤维乙醇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专家验收。2013年,生物酶工程实现了核心工程自主设计,摆脱了国外公司的技术控制,提高了天冠纤维乙醇的核心竞争力。

忠诚坚守硕果丰

在同事的眼中,闫德冉是带头冲锋的大队长;在领导眼中,闫德冉是创新思维,踏实勤奋的模范员工。

2013年天冠集团决定由闫德冉兼任天冠纤维乙醇公司生物酶车间生产经理,主持和参与一期10万吨一年产酶工程的设计论证、工程施工、设备调试及生产试运行工作。

“纤维乙醇公司生物酶基地是集团的重点工程,为什么选择让闫德冉担任生产经理,就是看上了他那一股子韧劲和肯干事的认真态度。”天冠集团工会主席兼副总经理钱进军说。

在闫德冉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不仅实现了核心工程自主设计,而且极大提高酶制剂生产的工业自动化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使纤维素酶的发酵水平由100IU/ml提升至220IU/ml,使纤维素酶生产成本下降40%;木聚糖酶活力由1200IU/ml提升至2150IU/ml,成本下降33%,这不仅摆脱了国外公司对纤维素酶的控制,而且也提高了纤维乙醇的核心竞争力。③10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