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袁永强 史源远 通讯员刘昂)炎炎夏日,“创文”正忙。在宛城区的大街小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人流如织的路口,行人按秩序过马路;小区里,居民把楼道清理干净;遇到琐事,邻里间少了争吵而多了礼让……随着“创文”的不断深入开展,该区一股股文明新风迎面而来。
宛城区委书记刘中青说,宛城区举全区之力行文明之举,以“创文”为契机,围绕城市发展,坚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各项“创文”工作如火如荼,城市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已蔚然成风。
坚持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提升精神文明。该区以深化文明河南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为载体,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氛围,融入活动,融入全民心中。投入1000多万元,设置公益广告宣传牌3600多块,核心价值观主题巷14条,主题小区22个,主题游园、商业街区12个,营造了满目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先后举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红心向党、舞动宛城”主题文化活动30多场次。制作文明创建知识彩页、手册16.5万份,做到社区、家庭、居民全覆盖,让“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广泛宣传《市民文明公约》、《居民文明守则》及文明礼仪知识,树立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努力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让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走上讲台,“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区各级各单位共建立道德讲堂60余个,举办讲座500余场,参与人数28000余人次,全民向善、砥砺奋进已成为宛城区干事创业的主基调。
紧扣“创文”主题,营造浓厚宣传氛围。该区区属新闻媒体设置专栏专版进行集中宣传,区直单位利用新媒体、自媒体进行动态宣传,各乡镇、街道设置大型公益广告牌、LED屏进行全面宣传,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活动载体更加丰富。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组织开展了市民文明公约学习宣传践行活动,营造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志愿服务态势良好。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全区网络注册志愿者增加12万余人,达到26万人;500余名志愿者持续在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交通路口和社区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达1.2万小时。未成年人工作逐步深化。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大文化市场集中整治力度,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改善。
基础设施提质提速,城市面貌明显改观。该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建公厕113个、垃圾中转站7座,改造提升公厕、垃圾中转站66座,安装果皮箱2400个、拆除旱厕460个,累计整修背街小巷460条41.3万平方米。同时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新建富盛鑫农副产品大卖场、老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了汉冶农贸市场和柴庄农贸市场,新建便民菜店25个。新增城市公园绿地12万平方米,完成亮化工程500处,城市夜景璀璨夺目。文化设施也在日益完善。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正常运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中心城区5个街道(乡镇)和58个社区全部建成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为基层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