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5版:文化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装修不花口袋钱 免费设计等你来
守文化之重 创时代之新
《英式下午茶》入选2017年度 中国小说排行榜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月12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者按
守文化之重 创时代之新
——回眸2017年度文化热点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2017年,文化盛宴精彩纷呈。牵动人心的文化热点不断涌现,令我们引以为豪,也为之振奋。在全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南阳,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全民精神家园;文化惠民工程贴心又暖心,浸润百姓生活;南阳作家群讲好时代故事,展现南阳精神;好戏好剧粉墨登场,艺术经典薪火相传……

守文化之重,创时代之新。回眸过去一年的文化发展历程,我们遴选出年度文化热点,与读者共同采撷文化记忆的珠贝,感受文化发展扑面而来的春风。

传统文化绽芳华

2017年年初,国家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关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并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让传统节日更具文化内涵。从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到成语大会等综艺节目的火爆,以及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幅加大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传承经典、筑牢文化自信的时代声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在南阳,从2017年秋季开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被中小学校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诗教传统之于当下的现实意义。很多中小学会定期组织活动,学生们都会在老师的指挥下,富有韵律地吟诵着唐诗宋词,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互动交流。重视中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文化感。在春节、清明、端午、七夕,在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让南阳人在潜移默化中喜爱和传承优秀文化。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传承。南阳三弦书、内乡宛梆、镇平玉雕、方城石猴、桐柏皮影……这些代表着南阳记忆的非遗项目,通过形式多样的非遗展览展演活动、文化体验活动,更好融入居民生活之中,让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感、吸引力。(本报记者 赵林蔚)

文化惠民乐陶陶

去年,我市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健全,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唱响白河”、“中原大舞台”活动成为响亮的文化品牌。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彰显了南阳本土文化特色,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同时,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舞台艺术送农民、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活动等文化惠民工程陆续展开。“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自 2015 年启动以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青蛇传》、《骨肉恩仇》、《倒霉大叔的婚事》、《穆桂英挂帅》等精彩剧目在我市各大剧院陆续上演。这些剧目集观赏性、艺术性为一体,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众多优秀剧团演出的精彩剧目让戏剧爱好者在家门口就能品享文化大餐。

我市各文化单位也纷纷以文化演出的形式,宣传国家精准扶贫等好政策。

(本报记者 王鸿洋)

新老作家齐发力

南阳作家2017年笔耕不辍,新老作家齐发力。

70多岁的二月河不仅在本报白河副刊推出专栏《二月河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力频频,他还与多家出版社有约,打算整理出版多部文集;去年5月,柳亚刀话剧作品受邀柏林中国文化节;八一期间,央视推出九集大型文献纪录片《从胜利走向胜利》,由总撰稿柳建伟携两位南阳军旅作家裴指海、黄维真在内的八位撰稿人共同打造;去年9月,著名诗人汗漫新作《一卷星辰》首获孙犁文学奖;去年11月,水兵获得第五届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一等奖。曹洪波、封延通、姬清涛获首届奔流文学奖,王鹏和金小贝入选“河南青年作家30强”。文华、宋跃军、李远、党万树、武占文等数十位作家、诗人在中州古籍出版社推出新作。作家祖克慰加入中国作协,并出版新作《观鸟笔记》。 (本报记者 曾碧娟)

书画并进共繁华

2017年的南阳书画界可谓风生水起,异常活跃。

展览不断:去年春天,多宝堂导师书画作品展,多位青年中书协会员给市民送上高品质大餐。随后,刘奇、邱德镜、王根喜、乔溪岩等南阳新老名家先后推出个人展及师生展,让南阳书画爱好者大饱眼福。

青年书画家成绩喜人:省书协换届,张青山、王学峰、史焕全、李维四人分别当选篆、隶、楷、教育四个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峰当选为省青年书协副主席。 张青山受邀参展中国当代篆书优秀作品展、兰亭十家书法作品邀请展等多个全国大展,并任全国书法大赛评委;王卓一周在两个全国性商业大展中拔得头筹;秦朋入展全国第四届隶书作品展、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李克谦入展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全国兰亭奖获奖书法家精品邀请展,史焕全、张青山受邀入展。(本报记者 曾碧娟)

曲艺之乡显实力

2017年,我市戏曲行业创新不断,收获颇丰。豫剧电影《子夜惊梦》在美国百老汇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音乐片大奖,参加“小康中国,富美乡村”全国优秀电影展,入选全省廉政戏剧进行巡展。由著名剧作家陈涌泉和我市编剧创作的大型现代曲剧《丹水颂》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确定为“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并获河南文化演出奖。

根据市扶贫先进人物及事迹创作曲艺类作品多个,其中《黄栌坡》、《春风送暖》两部剧已登上舞台。我市豫剧团的《好好过日子》进行了全市廉政巡展。成功地举办了“南阳市府衙杯”河南省第十届红梅奖大赛,其间我市张明云等8名选手获大赛演唱、器乐组金银奖。(本报记者 王聪)

艺术回归生机浓

2017年是南阳籍书画艺术家加速回归的一年。张继山、王根喜、刘少阳、贾先志等国家级书画、雕塑艺术家满怀热情回到家乡,用各种形式反哺桑梓,用自己的高度和视野,为南阳带来了日渐浓烈的艺术氛围,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敞开怀抱迎接他们的回归。六上央视的南阳画家村再次登上《人民日报》,南阳溧河物流园的艺术氛围引起了社会广泛重视,回归热潮引发了政府的深度思考和研讨,激发了企业的积极行动。溧河物流园已拿出方案,升级改造成创新艺术街区,南阳项遇记餐饮、南阳林溪堂、南阳溢美教育等企业或拿出资金与画家们结合起来进行文化扶贫,或整合资源开展艺术教育。“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南阳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文化回归热机遇,奋发图强,走出一条自己的文化创新之路。

(本报记者 汤溯)

书香引领新风尚

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学习之风,着力推动全民阅读,为建设书香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南阳日报顺时应势,紧跟时代潮流和文明进程,为引领全民阅读,在2011年5月适时开辟《书香南阳》专版,多角度、高品位、系统性地倡导和打造书香南阳,为南阳人文环境的营造,增添以文“化”人的舆论氛围。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到2017年10月,《书香南阳》已整整出版到300期,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南阳日报组织部分知名作家、媒体专家、文化学者及热心读者,共同回眸书香专版创办发展历程,一起描绘书香南阳美好愿景。《书香南阳》版面具有品位高、设置新颖、不断创新、很接地气的特质,它在引领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南阳、宣传核心价值观、体现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涵养艺术理念、表达社情民意等方面,既昭示出政治家办报的远见性、又富有文艺家办报的艺术范、更增强面向社会大众的可读性。大家普遍认为:《书香南阳》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影响,办出了口碑,办出了品牌。

(本报记者 董志国)

寻常百姓重风雅

2017,琴棋书画等已经不再是业界专属,南阳普通大众的生活情趣也越来越高雅。

除了加强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成年人更加注重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往年相比,2017年各类国学、书画、音乐培训班等,成人班比例明显增大。手机功能的强大,让普通人对文学艺术乐在其中:更多的南阳人推出自己的美篇、公众号等,发布自己制作的文学作品、朗诵作品、演唱作品、书画作品等,在朋友圈的认可中,取得成就感和进步。独乐不如众乐,随之而来民间雅集也活跃起来,小则七八个,多则数十个上百个的艺术同好者建立有自己的群,定期举办雅集,从茶艺展示、古琴演奏到诗歌朗诵、话剧表演,门类众多。去年7月2日,由本报发起的关于脑瘫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篇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南阳点映活动,见证了南阳人的艺术情怀和品位。

(本报记者 曾碧娟)

文化养老有点“潮”

我市是文化大市,在文化领域,老年人参与的项目占了很大的比重,“文化养老”在我市如今开展得有声有色,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文化活动中找到了快乐。

2017年,市老干部大学老年书画班、冯友兰书画院、市女子书画院和铁路书画院这种老年书画爱好者居多的书画院积极开展各项书画创作活动。2017年10月16日,市老干部大学迎来建校30周年庆祝活动。30年来,市老干部大学为促进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阳日报》文化周刊自2011年5月6日首刊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老年读者朋友喜欢,老年读者的热心投稿,涉及诗歌、散文、照片、新闻稿、书画作品等诸多方面。文化周刊还推出“夕阳神韵”人物专栏,对我市70岁以上,于文化艺术方面有所长,并依旧孜孜不倦,即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和老有所成的老人分期进行报道。两年来,数十位老人在该栏目向读者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他们是生活的智者,让我们心生敬意的不仅仅因其生命的长度,更因其生命的厚度和宽度。3

(本报记者 王鸿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