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灸行业市场定位上,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点在于避开现有的医疗体系,做医疗前、医疗后这两个市场,医疗前我们就提升老百姓的免疫力、养生保健,医疗后就是做一些后期的康复。
我们开店要有聚焦点,做小店、精店,店铺越大越复杂。在这种商业模式下,我们始终要考虑问题是,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价值如何交付?有什么成本结构?在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严肃思考压在艾灸行业上的“三座大山”:场地成本越来越高;货客成本越来越高;过度依赖员工。
市场的残酷,迫使店面无论大小无论开在哪里,必须要面对两个指标,复购率、转化率。客户今天来明天还来,后天又来了,这就实现了单体客户的覆盖。第二个是附加客户的环节,也就有些客户带客户之间的环节。这些都不能脱离教育和体验,要让客户了解相关知识,选择如何消费。
艾灸产品最主要的是种植、加工、贮藏环节。邓勇表示,艾是大热之性,我们知道中药中“寒地生热药,热地生寒药,湿地生干药,干地生固水”,也就是说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淘汰,这棵植物还能存活下来那它一定是自然界的胜者。所以我认为偏北方的艾好一些。像茶叶一样,清明前的要比清明后产的茶好,所以艾的采摘还是三月三的最好。因为新艾有小毒,贮藏两年、三年的比较好。
关于企业成长我认为,前期战线不宜拉得过长,先做好市场影响力,后期一定要守在自己擅长的部分,做好一个单品、一个爆款,比什么都管用,这样企业就会健康成长。4(本报记者 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