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巍
在起伏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明灯,在寂静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7年的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山里孩子的希望发芽,梦想飞扬。他,就是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
伏牛山深处的黑虎庙村,被称为镇平的“西藏”,至今没有通往县城的公共汽车。从高丘镇到这里,必须经过上山、下山共8公里崎岖的山路,车程要近两个小时。毕业后扎进深山任教的张玉滚,同事来了又走,学生送走一批又一批,他一直坚守,一干就是17年。“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苦,看着自己教的学生一个个能走出大山,我就觉得值。”张玉滚坚定地说。
张玉滚千方百计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就下功夫把自己打磨成“全能型”教师。学校现有75名学生,已是校长的张玉滚,同时还担任着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四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数学课上,他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教具;英语课上,他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科学课上,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上课或是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多年来,张玉滚所教年级学生的成绩,总是在全镇名列前茅。
黑虎庙小学寄宿生有36个,大多数孩子中午都在学校自己做饭吃。这些山里的孩子,三分之一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谁家孩子在哪儿居住,谁家孩子的爷爷奶奶多大年纪,谁家孩子上学需要接送……张玉滚都一一记在心上。为了孩子,他练就一身过硬的好本领: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纫,课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破了他来补……每年的书本、作业,重达几十公斤,都是他用自己的摩托车一趟趟带回来的。
多年来,黑虎庙小学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辍学,张玉滚和妻子一起料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300余名学生,让他们能继续求学之路。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在县、镇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黑虎庙小学一直保持正常运转,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了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1名大学生,如今已有16名大学生。
“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张玉滚在教中学、学中教,无论再忙再累,都不忘学习充电。目前,他已经自学完成了大专课程,正在自学本科课程。他辛勤、无私的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同,他先后获得了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殊荣。
张玉滚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将一件件平凡琐碎的小事做细做实,用自己17年的坚守,守望着山村的期盼和希望,也守望着心中的梦想和崇高的师魂。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