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任华裔)“现在真是太方便了!”5月22日,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食药监局窗口办理手续的王先生说,以前要跑很多趟办理的手续,如今是“上一张网、办所有事”。
在打造“一次办妥”政务服务品牌的工作中,市食药监局积极行动,多措并举,不断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较好完成了“一次办妥”初期工作任务。
事项全覆盖。经过再次梳理部门行政权力事项,该局共梳理公布12个主项、36个子项的依申请事权清单目录,全部纳入“一次办妥”事项,全面推行网上办理,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受理。根据事权划分,中心城区食品经营许可和食品“三小”登记(备案)事项,由各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对分局承办的4个主项、18个子项也全部纳入“一次办妥”事项,并统一标准、统一时限、统一流程、统一指南,确保市、区同步落实到位,确保“清单之外无权力,平台之外无审批”,做到“上一张网、办所有事”。
流程再优化。研究制订了与网上办事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和工作规范,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程序优化和环节简化,彻底减少不必要的审查材料和审查环节。36个行政审批子项目,简化办事程序22个,减少办事材料份数19份。同时,在药品经营许可和GSP认证审批时,申请人只需提供一套材料,两个科室材料共享,对照一个标准分别审批。
时限再缩短。在3月份初步梳理的职责清单及标准清单的基础上,提升标准,对法规明确、无现场检查、风险低、易确认的17个登记事项全部缩短为3个工作日办结;对不需要现场检查3个工作日不能办结的7个事项,要求在法定时限内均按照1/3比例进行了压缩;其他需要现场检查的项目,也都在法定时限内最大限度进行压缩,其中医疗器械流通许可的延续事项由法定时限6个月压缩到22个工作日。
范围再扩大。在食品生产许可网上预审的基础上,又将医疗器械生产、医疗器械流通相关的许可项目也纳入网上预审范围,截至目前共计12个子项目开展了网上预审。申请人在网上咨询、填报、修改,局端工作人员在网上指导、预审,预审合格后及时通知申请人到窗口办理审批事宜,减少了申请人材料的出错率和来回奔波的辛苦,大大加快了审批时效。
服务再提升。编制了详细的行政许可服务指南,使清单流程成为审批工作人员的工具书,办事指南成为行政相对人的明白纸。同时,启动“互联网+邮递”服务,对于通过许可的企业和个人,工作人员确认好准确的收件地址和联系电话后,将审批结果直接邮寄给对方,做到让申请人只跑一次腿。
对接新平台。在原来使用的由省食药监局统一开发的审批办公系统的基础上,2017年12月与省食药监局信息中心进行了数据对接方面的具体沟通,并投入资金5.43万元改造完善局域网,实现了业务系统与市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