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丹丹 通讯员 李春晓
2017年5月16日,南石医院内科医生崔东方踏上赞比亚的国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外医疗工作。
在赞比亚期间,崔东方工作传承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当地医生的盛赞。由于她的英文名字叫“Jasmine”(茉莉花),因此,大家都称她为“东方茉莉花”。
克服语言难题
积极开展工作
刚到赞比亚时,崔东方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关。由于赞比亚大部分人不会讲英语,只会讲当地话,增加了工作困难。进入援建医院工作的第一周,崔东方每天在当地医生的引导下查房,熟悉工作流程,并与护士进行简单的沟通。她认真学习当地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第二周,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崔东方通过详细翻阅病历、打手势、仔细查体的办法解决和患者的沟通。就这样,崔东方很快克服了语言关,取得了当地医生及护士的信任,得到了内科主任雅娃的赞赏。
锁定重点病种
改善治疗方法
进入援建医院3周后,崔东方就开始独立地进行门诊诊疗、病房查房及急诊科二线值班工作。她时刻牢记医疗无国界,把中国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医疗技术传授给赞比亚的同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住院患者中,崔东方发现腹水、消化道出血、2型糖尿病、慢性心衰、脑中风、下肢静脉血栓这6类疾病最多。每次查房,崔东方就重点讲解如何诊断,如何用药,监测哪些指标,需要哪些器械检查以及辅助穿刺技术。她提出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比如:对于腹水患者,她提出先穿刺,再用药的理念;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她提出了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及控制饮食的先进理念,减少了胰岛素的用量,并使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较理想状态;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她首先明确病因,定期行心脏彩超检查,适时评估心功能并添加beta受体阻滞剂,每1周~2周调整治疗方案,一直到病情稳定,心功能明显改善。
在门诊患者中,崔东方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脑中风后遗症、慢性疼痛等5类患者最多见。她也积极改善治疗方法。许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忽高忽低,崔东方调整降压药物后,病情在数周内得到控制;崔东方发现一些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时间不科学,导致治疗效果差,便一一予以纠正,使得患者血糖水平趋于稳定;她为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手把手示范运动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慢性疼痛患者,她积极寻求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并为患者讲述适当运动的好处以及合适患者的运动方法,避免患者长期服用镇痛药物;她为高血脂症患者提供合理地饮食配方和运动处方,必要时再给予降血脂药物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好的疗效就是对崔东方努力工作的最佳肯定,她的这些治疗方法得到了患者和当地医生的高度赞誉。
推行保守疗法
得到同行认可
为在赞华人华侨提供医疗服务也是崔东方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8月1日,一名华人因为消化道大量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情况非常紧急,其老板十分担心,因为赞比亚的救治条件非常有限。患者胃镜结果报告显示十二指肠溃疡直径2.5cm,当地医生提出必须行外科手术切除病变段的十二指肠。崔东方认真查看了患者的情况,阅读了胃镜报告后,提出继续保守治疗的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她建议患者禁饮食72小时,输血补液,抑制胃酸分泌,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按照崔东方的建议,患者的病情逐渐平稳,一周后康复出院。为此,崔东方受到了华人华侨总会的表扬,得到了在赞医疗界同行的高度认可。
在赞比亚,崔东方与一起援赞的队友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理解,大家亲如一家。在工作中,崔东方与当地的医生和护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把中国的真丝纱巾赠送给赞比亚的同事们,并把中国的冰灯、雪雕、高铁等讲给他们听。大家称赞崔东方,不仅仅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她更像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一个地地道道的民间外交家,一朵盛开在赞比亚的“东方茉莉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