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6版:“三农”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从“吃饱饭”“多挣钱”到“发展好”
丰收啦
拓宽脱贫致富路
观赏草种植带富乡邻
一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文明乡风入村来
从收麦变迁看改革开放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孙义安

改革开放40年的年轮继续在记忆,改革开放40年的华章继续在谱写!70后的我,参与、经历、感受了40年改革的全过程,回首过往40年。前后之迥异,让人心潮澎湃,一幅幅画卷赫然在目。

我自幼与大山为伴,为了完成学业,自初中开始便独立走上了求学之路,家庭尽管很困难,但还是支持我走完了求学之路。自参加工作后,我便脱离了生我养我的小山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虽没有取得大的成就,但我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全力,尽职履责,多次获得省市先进表彰,逐渐成长为全市土肥行业小有名气的人。

“功名公式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每当静下心来,老家小山村那不解的情缘便会萦绕在心头。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惠及了城市、惠及了农村,家乡人们也都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即便如此,老家与外界有许多地方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改革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我,时时在想为正在改革中扬帆起航的家乡做点什么!

我的家乡坐落在伏牛山腹地,能够与外界相通的是一条蜿蜒曲折几十公里的坎坷小径。全村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通电,2000年以前村里人没有见过汽车,人们守着人均不到一亩的半山坡上零散分布的田块生活,住的是用石头垒成的茅草房。闭塞、贫穷、落后,是我家乡的代名词。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到2000年前后,村里的第一条村村通公路开始修建。为了早日修好让全村人走出大山的这条致富之路,我也应村委之邀赞助了些许款项,总算了却我多年服务家乡的心愿。

随着这条道路的打通,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房换新颜,草房变楼阁,私家车也不再是稀罕物,新的村村通公路通到了每一户家庭大门口,村里建起了大剧院舞台,修建了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村民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他们跳起了广场舞,唱起来时尚歌曲。机械化的耕作方式,使村民们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茶余饭后也可以充分体验到都市人的休闲生活方式。

“大鹏一日乘风去,扶摇直上九万里。”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从沿海城市深圳到雄安,从登月到太空漫步,从蛟龙号到国产航母下水,从歼-10到歼-20,从一般稻到超级稻,从村村通到户户通,从建国时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飞跃发展,从部分脱贫到全员脱贫,从传统农业到功能型农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报告,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从一般调结构到供给侧结构调整,从惠农强农到乡村振兴战略,从漫天雾霾到碧空蓝天……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彰显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1

(作者单位:市土壤肥料站)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