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成涛
秋雨绵绵,寒意渐浓。笔者在市城区光武东路看到,宛城区环卫部门自动化清扫车正在刷洗护栏,清洗过的护栏洁白成行,给人美的感受;在路边道牙,裸露的黄土统一由密网覆盖;花坛里草木茂盛、月季盛开……如诗如画的城区景色是该区深入抓好“六控”(控尘、控煤、控排、控油、控烧、控车)带来的新变化。
宛城区委书记刘中青说,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打赢大气污染“攻坚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是宛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六控”,精准源头监管,呵护蓝天白云。
据悉,该区通过出重拳控尘、大力度控煤、多举措控排、严标准控油、铁手腕控烧、严要求控车,让天空更蔚蓝,让空气更清新。
出重拳控尘——
“部门联动”聚合力
该区通过区环保、住建、城管、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联动,出重拳“控尘”,成效显著。在区住建局成立了控尘办,监督各类施工工地、拆迁工地及堆场,严格落实“六全”措施和“三员”制度,开展全天候巡查,对市攻坚办交办的问题和自身发现的问题迅速进行整改;对不符合开工条件建筑工地实施断电措施。开展中心城区清洁行动,城管部门加强城区39条主次干道、460条背街小巷清扫保洁,时刻保持路面湿润。区环保局抓好工业堆场、料场覆盖,防止扬尘污染。区城管、住建部门对所有渣土运输车辆进行登记造册,完善抑制扬尘和沿路抛洒措施,切实做到了全过程监管。加强对各类堆场的管理,各乡镇街道、施工单位对砂堆、土堆、料堆等各类堆场用密目网进行覆盖。
大力度控煤——
千方百计求实效
在区工商局设立散烧办,对辖区的散煤点和燃煤散烧设施进行取缔和督查,对城市外围散煤加工点进行整治,不断加大燃煤锅炉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燃煤双替代工程,在中心城区各个街道,代替方式为燃气替代,替代设备为燃气壁挂炉;在乡镇,替代方式为电替代,替代设备为空调,双替代补贴已发放到乡镇。燃煤散烧治理方面,巩固中心城区散煤销售点取缔成果,加大散煤经营点搬迁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强巡查,扫清遗留,对搬迁后的空场进行清理、绿化。加强餐饮经营单位禁用燃煤的督查,今年以来,中心城区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共收缴餐饮门店小煤炉350多个,并进行集中销毁,先后取缔燃煤散烧设施1605家,其中茶浴锅炉 6 个、燃煤大灶15个、经营性小煤炉1584个。继续淘汰小燃煤锅炉,对中心城区5家8台燃煤锅炉全部予以拆除改造,目前中心城区已没有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存在;对中心城区以外茶庵乡白硕面业和红泥湾镇绿矾建材厂使用的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已按照时间节点拆除完毕;园区工业燃煤锅炉已提标改造完毕。
多举措控排——
“堵疏并用”严整治
该区加强中心城区露天烧烤治理,由区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按照管辖区域进行监管,对不符合排放要求的夜市摊点及时予以取缔。加强餐饮门店油烟排放治理,对少数没有加装抽油烟机或油烟净化装置的餐饮门店,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安装。目前中心城区1800余家餐饮经营单位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食堂全部安装了油烟治理设施。同时狠抓“小散乱污”治理,按照省、市要求,在对全区“小散乱污”经营单位进行排查摸底的基础上,今年,全区共整治取缔“小散乱污”经营单位204家。开展VOCS综合治理,对产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各类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其中7家企业已按要求安装环保设施并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达到省要求的限值。区环保局强化工业环境监察,对夜查发现违法生产影响大气环境的13家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开展臭氧治理,对中心城区宛城辖区73家生活服务、印刷和喷涂等单位进行治理整改,要求其必须上马环保设施。实施屋顶绿化,目前中心城区已完成屋顶绿化80余处,走在了中心城区屋顶绿化工作的前列。
严标准控油——
“利剑出鞘”行动快
该区15家证照齐全的加油站所售汽油、柴油全部提升为国V标准,全部安装了油气回收装置,油罐全部采用双层罐或实施了防渗池建设。严厉打击黑加油站,商务和环保、公安等部门对已经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16家加油站进行严格监管,对黑加油站点露头就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铁手腕控烧——
筑牢禁烧“防火墙”
在控烧方面,该区农业部门全力抓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严查道路两边焚烧垃圾、落叶等行为,宛城区今年夏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零火点。针对“瓦房庄、气象站”两个站点,由区领导和辖区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具体负责,两个分包组在站点一、二级管控区域开展排查整治,分类建立问题台账,确保整改到位。严禁环卫工人夜间焚烧树叶,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严要求控车——
制止住“车轮污染”
该区配合市公安部门,继续做好黄标车淘汰工作,对今年辖区内需要淘汰的620辆黄标车、老旧车,按照地域分别明确由各乡镇街道和区交通运输部门做好相关淘汰工作。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