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新生
“村干部、驻村书记、镇干部,包括你们,对我招呼得真不赖。”张敬顺指着陪同记者采访的一行人说,“我要不勤快都对不起你们!”
今年58岁的张敬顺是方城县四里店镇余庄村村民,余庄地处浅山丘陵区,人均1亩耕地。张敬顺是单身汉,这个年龄外出务工也没合适工作,又身患高血压,干不了重活,守着1亩地,无论种啥也富不起来,被确定为村里的贫困户。2015年,依托扶贫政策,张敬顺多方筹资养了12只羊,与此同时,他把土地交给了村里的光荣社,专心致志当起了羊倌。驻村第一书记李梦帝向记者介绍张敬顺,“他特别勤快,养着羊就够忙了,他还抽空打零工、负责村部的卫生工作。”张敬顺脱口而出的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些话,“领导们还为我办理了慢性病手续,卫生所每个月都把免费药送到我家里。”张敬顺的话里满是感恩。
2016年,张敬顺还清了外债,同时领取了村集体组建的泰林蚕业养殖有限公司发放的分红款,还有金融分红、光伏补贴等款项,除此之外,养羊之余,张敬顺还趁泰林蚕业用工高峰期去务工,他还是镇级公益岗的工作人员,负责村部的卫生工作,虽然忙碌,但也有一笔不少的收入。这一年,张敬顺脱了贫。
“羊怕冷,也怕热,得好好照料。”养羊4年来,张敬顺摸清了羊的生活习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不断出栏、补栏,眼下有6只小羊羔、7只母羊、3只公羊。前不久小羊羔出生时,为了让羊羔取暖,张敬顺在羊圈里生起了火盆,悉心照料这群羊,因为这群羊不仅让他脱了贫,还是他致富的希望。3
扶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