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庆芳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
2018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政法机关以打造反恐防恐、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个升级版”和推进法治建设、司法体制改革、管理创新“三个深化”为统揽,防控风险保底线,拉高标杆创一流,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稳,公众安全感指数稳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为高质量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
铸牢忠诚之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年来,全市政法系统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政法机关党建工作,为政法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在组织全市政法干警积极参加省、市政治集训的同时,邀请知名教授对1800余名政法领导干部开展政治轮训。印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学习手册》,组织政法干警深入研读学习,着力增强政法队伍的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调研制度,让理论在实践中检验,让所学在实践中升华。
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任务来抓,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年度“两学一做”工作实施方案,向党员干部发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读本》,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确保学习教育实效。引导全体党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将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政法部门党组(党委)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组织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积极履行协管干部职能,切实铸牢政法工作的“根”和“魂”。
压紧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大力传播政法正能量,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枫桥经验”南阳实践宣传、“雪亮工程”建设宣传等专项宣传,“南阳政法”两微一端全年发稿11450篇。
维护大局稳定
打造平安高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更是政法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以打造反恐防恐“升级版”为抓手,反恐维稳工作站位新起点。全年依照《反恐怖主义法》办理行政案件252起,推动1609个重点防恐目标单位全面完成达标建设,实现了“反恐维稳不出事,民族团结一家亲”。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莅宛视察调研反恐维稳工作时称赞: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南阳的创新和发展。
以扫黑除恶打击绩效位居全省前列为标志,我市社会治安驾驭能力得到新提升。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扫黑除恶为引领,统筹推进打击刑事犯罪工作,一大批黑恶犯罪分子受到依法严惩,综合打击效能持续提升。现行命案、八类暴力犯罪案件、盗抢骗和电信诈骗案件同比大幅下降,追逃工作综合绩效全省第一。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全市查处严重交通违法动态保持全省第一,火灾起数、直接经济损失数同比大幅下降,大型活动实现治安灾害事故“零发生”,旅馆业信息系统建设网络覆盖率动态保持100%。
以公众安全感指数稳步提升为标志,平安南阳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建成市、县、乡三级视频监控中心239个,市县乡三级监控平台全部联网对接,治安防控体系提档升级;建成视频监控前端87644个、车辆卡口1452套、人脸识别系统1910套、高空瞭望前端1800个,基本覆盖全市重点公共区域。纵到底、横到边的调解网络加快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效显著。市县乡三级对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重点部位和重点行业挂牌整治44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不断深化。
如今的南阳,平安之花处处盛开,和谐之美沁人心脾。在全省2018年下半年公众安全感调查中,我市公众安全指数达93.787,同比上升0.207,环比上升0.37,成为百姓心中名副其实的“平安高地”。
突出法治领创
深化依法治市
法者,治之端也。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而法治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作为法治南阳的有力守护者,全市政法系统扎实开展“法治领创”行动,全面依法治市迈出新步伐。
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加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任前考法、宪法宣誓等制度,实施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法治建设考核,有效推动了全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责任。
地方立法取得显著成绩。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审议通过《南阳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南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4件地方性法规。
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持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委会讨论案件数量同比下降了54%。两级法院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成率达到100%。
依法行政取得新的突破。先后分三批公布了全市“一次办妥”事项清单,将原有的347个行政服务项目细化为505个。
普法宣传力度持续加大。全市已建成法治文化广场19个、长廊176个、橱窗3508个,有6个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2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去年4月6日至8日,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张苏军及法学泰斗刘海年等32名法学大家齐聚南阳共商法治建设大计,影响广泛。
强化队伍管理
锻造政法铁军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建设过硬政法队伍,是不断谱写政法事业发展新篇章的重要基础。2018年,我市以持续深化五星级政法单位、政法干警创建活动为标志,队伍管理呈现新气象。全市共评选出五星级政法单位100个,四星级政法单位273个;五星级政法干警622人,四星级政法干警1752人。
坚持素质强警,提升队伍履职能力。全市法院系统组织开展“办案能手”“调解高手”“执行快手”和优秀示范庭、优秀文书评比活动;全市公安机关共举办培训班55期,培训民警4256人次;市司法局组织全市212名司法所长在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进行为期3天的教育培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素能。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全市政法系统采取了一系列为民便民措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爱民实践服务承诺38项,“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逐渐成为常态。
强化从优待警举措,组织开展政法系统“十佳”“百优”政法单位、政法干警评选表彰活动,一批政法干警得到立功受奖、提拔重用;争取政法救助资金150万元,救助因公牺牲伤残特困干警23人。政法干警的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检察院”唐河县检察院及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王付强等一批先进典型,卧龙区检察院毕冬云“冬云工作室”工作经验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