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王栋梁)近日,淅川县寺湾中心校从近期教学实际出发,以初中各学科组为主,将全镇小学教师打乱组合,按年级学科进行分组,各组推选一人任组长,按照“分工-自备-一研-二研-三研-反思”进行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组长负责,将教学内容按课时或单元分配给每个组员进行“个人研备”(分工)。各备课组组员教师根据分配任务,将课堂教学方案、课件等及时上传到组内微信平台,供其他组员教师学习研究(自备)。各组员教师收到方案后,初步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供集中教研使用。 集中教研时,主备人说课,阐述设计意图和目的,其他组员提出修改补充完善意见,组长归纳总结,初步形成统一教案(二研)。各组员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实际,再次修改补充教案,形成自己的施教方案,完成二次备课。 二研环节中,先由主备教师就本节课的具体教学活动设计进行详细阐述,提出自己在备课中的疑点,再由组内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就该课的改进方案、教学重难点、课后作业设计和理想模型的构建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行交流,最后主持教师强调集体备课后二次备课的落实,总结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的收获,预测集体备课达成的效果。 各学科备课组教师间共同研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充分发挥了教师“集团效应”的优势,彰显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将课堂教学落到了实处。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