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高 雪)自全市“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开展以来,唐河县进一步扛稳责任,加大投入,创新举措,规范运营,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兜底保障服务网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唐河县深入研究推进特困群体兜底保障工作,明确建好“两院”,确保“三率”,实现失能、半失能及高龄特困人员全部集中托养的目标。重点建好乡级敬老院和村级幸福大院,7月底前,全县各乡镇至少建成投用容纳100人以上的乡镇敬老院(含民营)2所,各行政村至少建成投用容纳10人以上的村幸福大院1所;通过落实“四集中”措施,确保全县失能、半失能人员入住率达到100%,特困群体集中供养入住率达到60%以上。对新建、改扩建公办养老机构进行补助,对已建成乡镇敬老院和村级幸福大院,按照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对入住“四集中”供养机构的兜底对象按月发放补贴。建立协议进出机制、全程监管机制、动态管理机制“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确保“住、养、管”无缝对接,高效运转。此外,专班推进,严格考评,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②4
社旗:加速复工复产助力增收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 飞 特约记者申鸿皓)疫情发生以来,社旗县坚持统筹谋划,县乡村联动,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陆续向百余家企业定向发布务工信息万余条,举办劳务招聘会30余场次,为农民工顺利实现返岗就业提供保障。
社旗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是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从2月份开始,该县人社、交通、卫健等部门和各乡镇通力合作,通过有组织健康检测、专人护送、点对点输送等方式,先后组织186批次集中劳务输出活动,帮助7万余人安全顺利返岗就业;同时,依托全县11个县级产业示范基地、781家新型经营主体、7796个公益岗位、近百家扶贫车间和20余万亩的蔬菜、中药材、林果等为主导的扶贫产业,帮助有意愿和能力的两万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防控不减、脱贫步伐不乱。目前,社旗县全县扶贫车间复工率达到90%以上。机器一响,黄金万两,企业车间顺利复工复产,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回暖,更有效保证了贫困群众的稳定增收。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