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 娜
司法改革稳步推进
2019年,全市法院按照“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基本模式,共组建新型审判执行团队433个,全市法院80%以上的力量倾斜到执法办案一线。严格落实院庭长办案责任制,进一步细化院庭长权责清单,强化对法官裁判权的依法监督,让司法责任制真正落地生根。
扫黑除恶成效明显
全市法院2019年共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96件698人,依法严惩各类暴力犯罪,积极参与“问题楼盘”集中处置,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共审结相关案件81件201人,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助力“三大攻坚战”
全市法院依法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案件16292件,惩治危害金融安全犯罪案件180件。积极参与精准脱贫,承担56个村脱贫攻坚包保任务,选派189名干警驻村扶贫,投入、协调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3个,市中级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审结非法排污、非法采矿等破坏环境资源案件337件340人,呵护南阳的碧水蓝天。
打造法治营商环境
2019年,全市法院组织召开企业家代表座谈会、涉电案件研讨会等,征集意见建议。依法审慎采取保全措施、执行措施,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审结产权纠纷案件586件。对15家陷入困境的企业进行重整救治,妥善审结破产案件86件,市中级人民法院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国企改革攻坚工作先进单位”。
服务法治政府建设
2019年,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行政案件6889件,不断推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完善行政机关出庭人员应诉评价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27%。助推社会治理创新,针对综合治理、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出司法建议30份。连续第11年制作《行政审判白皮书》,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一站式”诉讼高效便捷
全市法院制定加强立案工作20条意见,出台司法便民10项措施,新建接待大厅连廊对来诉来访群众和律师等快速分流,切实解决“立案难”“进门难”等问题。在立案大厅推行窗口式、柜台式办公,上线法院微诉讼、12368热线等网络平台,实现网上立案、缴费、调解及跨域立案等,积极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司法服务。
加快智慧法院建设
全市法院不断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进程,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服务司法改革的重要支撑,2019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现场会,组织开展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电子送达等专题培训,市中级人民法院班子成员带队开展专项督查,以督促用,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保护特殊群体权益
全市法院持续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审结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8847件。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举办法治讲座425场,受教育学生12万余人次。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开展走访慰问暨“送法进军营”活动,化解涉军纠纷245件。依法严惩制假售假、食品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审结相关案件194件,保护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依法惩戒失信行为
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发布《关于建立诉讼失信人名单与惩戒诉讼失信行为的若干意见》,依法严肃处理滥用诉权、虚假陈述、伪造证据材料、妨害执行等失信诉讼行为,为制裁失信诉讼行为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
强化执行联动机制
南阳法院不断强化执行联动机制,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出台《关于明确市“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及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等4个文件,把“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营商环境评价、文明县城(单位)创建等考核范围,持续开展“集中强制腾房”“涉民生案件集中清理”等专项行动。2019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49069件,结案43660件,执结率达88.98%,各项执行指标稳步提升。②7
2019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案件122544件,办结114434件,结案率93.38%,同比分别提升14.61%、17.31%、2.01%,结案态势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日前,市中级人民法院评选出了10件本地重要司法事件,共同见证法治南阳建设进程。
6
9
1
4
7
10
2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