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5版:新媒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仲景故里话中医
政务新媒台
10万+!
盼来了!
云上见宝:每个细节都有历史记忆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7月31日 星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上见宝:每个细节都有历史记忆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扫码

“云上见宝”

南阳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璀璨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南阳日报陆续推出“云上见宝”系列新媒体作品,邀请文物专家推荐,用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南阳的珍贵文物。

春秋楚子弃疾簠

国家二级文物,现存南阳市博物馆,出土于原南阳市汽车发动机厂的楚国贵族墓地。

簠是古人祭祀或宴飨时盛放黍、稷、稻、粱的器皿。这件春秋时期的青铜簠,通体饰蟠虺纹,盖和器身内均铸有铭文,铭文内容相同,共计12字,“楚子弃疾,择其吉金,自乍飤簠”,因而被命名为“楚子弃疾簠”,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合起来成为一体,分开则为两个器皿。这件铜簠,造型规整,纹饰细密而精致,工艺价值极高。

簠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及春秋时期,战国晚期以后日渐消失。尤其是上面的铭文,为研究楚平王(弃疾)生平以及楚国历史和楚文化在南阳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西汉“八铢半两”石钱范

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南阳市博物馆。1963年9月,南阳市城区东关外小庄村农民在挖土制坯时发现此钱范。

钱范是古代浇铸钱币的模具,由面范和背范合成的一套使用,面范用来铸造钱币正面,背范用来铸造钱币背面,按照铸造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祖范、母范、子范。“八铢半两”又是什么意思?“两”、“铢”均为秦制,“半两”本是战国秦的货币,“半两”钱是中国货币从多元化走向统一的历史见证,“开中国两千年钱币形制之先河”。汉兴,承秦制,仍用“半两”钱,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因“秦钱重难用”铸行“八铢半两”。“圆形方孔”的钱币形制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由于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自此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制流传下来。

“八铢半两”钱在历史上使用的时间极短,是我国“半两”钱系学术研究中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中国货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景碑

国家一级文物,现存南阳市博物馆。1958年在南阳市南城门里路东出土。

该碑呈长形,四周残损,长125厘米,宽54厘米,厚12厘米,碑文为隶书,残存12行,满行23字,共229字,东汉延熹二年(159年)刻立。《张景碑》的出土之地属于东汉时宛县城南门外,也就是当时举行立春仪式之处。张景,史书上没有记载,应当是本地一名乡绅。

《张景碑》更为人们重视的是极其丰富的书法艺术,《张景碑》虽出自民间无名书手,但是字法端严工细,笔势波磔分明,体势横扁平整,与著名汉碑《曹全碑》、《史晨碑》、《乙瑛碑》等碑刻相比不分伯仲,是上承古篆、下开楷则的汉代隶书碑群代表之一。

1973年《张景碑》拓片在日本展出引起轰动并受到了一致推崇,《张景碑》的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后金石学上的一大收获,是汉代书法艺术的精品。②7

(全媒体记者 陈 琢)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