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方城博望梨产业富了一方群众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环保项目加快建设
协同作战 保障春运
HCG、孕酮和怀孕之间的复杂关系
卧龙区:“医共体”守护群众健康
心系群众 企业送暖
镇平:党建引领激活城市宜居基因
“爱在京宛” 温暖孩子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2月2日 星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金梨荣登“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榜
方城博望梨产业富了一方群众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卫红 通讯员李善喜 潘新贺)近日,从农村农业部传来喜讯,我市方城县博望镇被纳入“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名单。该镇的黄金梨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

一个镇,种植黄金梨2.3万亩,畅销30多个大中城市,甚至走出国门;一个专业村,99%的农户种植梨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一个示范户,种梨年收入百万元……这就是博望镇的独有特色。

2002年,博望镇农民高山峰率先引种黄金梨,黄金梨“皮薄、肉厚、营养丰富、嘴嚼无渣、含糖量高达17%”的特点,赢得了消费者好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博望黄金梨被定为运动员推荐水果;2010年上海世博会,博望黄金梨又被推上专用展柜。随后,博望镇党委、镇政府以前荒村、东风村等5个村为示范村,组织、引导、动员群众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底,博望镇51个行政村中,有38个村的黄金梨产业初具规模。其中,前荒村种植面积达到3300多亩,实现了人均一亩黄金梨园、年创收2万元的目标。种梨大户、村党支部原书记徐运芝种梨42亩,最高年收入近百万元。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倾力帮扶。博望镇党委、镇政府为改善黄金梨生产条件,先后打机井270多眼,修水泥路47.6公里,修建筑物2700多座,架设高低压线路84公里,确保产业区旱能浇、涝可排、路通畅;加大科技投入,与科研院所互联互通,五年来,共引进新技术16项,培训技术型农民3800多人次。同时,指导帮助种植大户取得有机果品认证,推行“专业合作社+农户”“党员干部+农户”“电商团队带农户”等形式的服务模式,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问题。

如今,踏上张骞封侯地这片沃土,跃入眼帘的都是黄金梨园,独具特色的黄金梨产业正招引八方来客享受现代化农业造就的人间美味。③4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