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饱蘸渠首千顷水 绘就奋进万里路
壮大肉食产业链群
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5G·富媒体”消息首发
南来之水润北国
以歌寄情,唱响世纪工程
为什么城市更新提质这么难
《你好,南水北调》剧本研讨会在京举行
用光影礼赞伟大移民精神
城区门牌编码有新规范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8月9日 星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来之水润北国
本报记者 范志钦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起南阳;一路奔流,水润北国。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视察,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汇报,动情地吟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于南阳而言,守护好一渠清水,是历史使命,是时代课题,更是责任担当。

时光回到2014年12月12日。甘甜清澈的丹江水自陶岔渠首闸门倾泻而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至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京津等沿线城市输水超500亿立方米,直接或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

1952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他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南水北调的惊天伟构横空出世。

1958年,由3万多名青壮年组成的淅川民兵师,开始了修筑丹江口大坝的大会战,蓄水成就了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库。

1959年3月,兴建丹江口水库,淹没区8008名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落户青海支援边疆建设。随后搬迁长达20年之久,淅川共迁出移民20.2万人。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开工,大坝由162米加高到176.6米,蓄水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淅川县移民16.6万人。

两次搬迁,淅川总计移民36.8万人,成为我国水利移民第一大县,淅川移民在中原大地上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我市坚决扛稳水质保护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力以赴保通水、保水质、护运行、促发展、惠民生,谱写了守护一渠清水北送的“担当进行曲”。

——坚持突出重点,渠首开展“三清一查”、入河排污口整治、基础设施能力提升等专项行动,实行日预警、周排查、月研判、季讲评,创新“互联网+护水”机制,对重点部位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

——强化全域提升,强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十大专项行动”,全力加强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大造林大绿化,搭建“两山”擂台赛,国储林项目“3+3+N”模式全国打响并推广,汇水区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55%以上。

——注重绿色转型,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调整,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注重高端嫁接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动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文旅康养等产业向千亿级迈进。

当前,南阳正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走正走好水源地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守护一渠清水永续北送。②9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