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对于如何运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既缺乏相应理念,也提不出有效办法。
——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来解决,但能力不足还不恐慌,这才最令人担忧!在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方面,仍有一些干部工作落后也不研究,能力不足也不学习,没有针对性举措、实质性行动。
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扪心自问,想一想:自己的能力水平是否符合发展所需,自己到底是本领域本单位的“行家里手”、还是在“滥竽充数”?党和人民把岗位职责交付于我,我主导干成了什么大事,争取到了多少项目,引进了多少企业,解决了什么疑难杂症,创成了什么典型经验,是尸位素餐,还是不负时代、不负重托?
干成事才是真本事,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求其效,着力提升能力,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干出彩、创一流。
(四)
重任千钧惟担当,高效突破靠能力。
拼经济、拼发展,党员干部既要有担当的“宽肩膀”,更要有成事的“真本领”。我们必须清醒起来,看到差距、看到不足,尽快提升、迎头赶上。
问题是能力的导向,难题是能力的砺石。能力不会与生俱来、从天而降,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千锤百炼地实践。
被誉为“最牛风投城市”的合肥,就是一座学习的城市。为了能与企业在一个频道对话,从市领导到普通招商人员,都深入学习研究产业投融资政策、行业发展报告、上市企业招股等,一个基层招商员都具备全产业链知识,最终打造了一支懂产业、通政策、熟悉市场、擅长谈判、精于资本运作的“政府投行队伍”。合肥为我们树起标杆。
如何才能实现“保8争9”目标?如何创优营商环境?如何快上项目、打造产业强市?如何建强副中心?一系列重大问题,急需我们拿出“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练就过硬本领,用“硬肩膀”挑起重担。
坚持有针对性“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南阳的发展是个宏伟工程,广大党员干部需要系统性地从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工作模式等方面进行锻造重塑,不断增强研究政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管理、运用金融、服务企业等方面的能力。
坚持走出去“学”。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建立长周期、全覆盖、分众化的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办好“三讲一争”大讲堂,分批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大力推动各级干部尤其是“走不开”的干部开眼界、受历练、提水平。同时,发挥好企业家学院、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带领企业家多走出去对标学习、开拓视野,促进创新创业。尤其是要借助外出招商的机会,既引项目、也拓视野,学习先进、锤炼队伍。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战略目标越是宏伟,越要振奋精神;任务越是艰巨,越要提升能力。
(五)
党员干部提升能力,最根本的是提升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是干部的第一位能力。政治能力不强,遇到重大政治考验和急难险重问题就会缺少“根”和“魂”,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愿去拼、不会去闯、不想作为,就如在沙滩上建高楼,风一吹就倒。
南阳是有政治担当的。我们身处渠首,扛起“一渠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担当;我们心系“国之大者”,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如今,我们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更需要一大批政治能力强的党员干部。
南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建强副中心的发展目标和今年经济增速目标,这是党中央、省委工作要求在南阳的具体化,是我们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扛稳的政治责任!
目标就是旗帜。把准政治方向、提升政治能力,在“党员当先锋、企业当主力”中,诠释对党、对人民的绝对忠诚。
(六)
党员干部提升能力,最紧要的是提升驾驭发展能力。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我市党员干部来讲,提升做好现代经济、驾驭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至关重要,也最为紧迫!
今年是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攻坚突破的奋进之年,是大干快上、大抓落实,抢占先机、重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市坚持“跳起来摘桃子,实事求是走上线”,在稳中求进中争先出彩。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带来发展速度、结构和动力发生改变,如果干部还依赖过去知识家底,依靠老思想、旧办法干工作,就会出现“老马拉新车”现象,驾驭不了新航道。
党员干部肩负重大使命、面临重大考验,要把提升驾驭发展的能力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提升抓经济发展的眼界、能力和本领。聚焦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现代金融、城市更新提质等重点工作,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招商引资能力、城市发展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争当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
在南阳,我们创造了环境应急处置“南阳样板”,“一河一策一图”的“南阳实践”经验,被生态环境部写入指南,在全国推广应用;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诚信管理模式,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我们实施“四查四促”强产业稳就业、固成果促振兴,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南阳人能干成事,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能力是金刚钻,是干事成事的利器。南阳有适宜干部成长、提升能力的沃土,要实现高质高效跨越发展,提升党员干部驾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做好现代经济,驾驭高质量发展,这是当务之急。
(七)
实践出真知,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提升能力,实践课堂必不可少。离开实践,提升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提升能力没有捷径可走,火热的实践就是最好的课堂。
只有深入基层,敢于直面新挑战,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山芋,历经难事急事的摔打锤炼和“热锅蚂蚁”般的煎熬考验,激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活力,方能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能力,真正做到脑中有思路、眼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
提升能力,知行合一必不可少。企业家学院、企业服务中心更要提供平台,带领企业家多走出去对标学习、开拓视野,促进创新创业。
提升能力,决胜擂台必不可少。本领强不强,擂台之上见分晓。分层分领域建立岗位比拼擂台赛制度,比学赶超必将成为主旋律。
——在农村,聚焦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抓实“五星”党支部创建;
——在城市,聚焦推进社区治理、有效服务群众,开展志愿服务;
——在窗口服务单位,聚焦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承诺践诺、岗位争星等活动;
——在企业,聚焦推动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开展技术比武等活动。
追求卓越,争创第一,驰骋赛场,就是一种胜利。
让先进者竞相出彩,让落后者红脸出汗!这种岗位比拼擂台赛,势必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增强干事创业本领。
(八)
“政善治,事善能。”这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今天,千年古城,正向高而攀。要把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市,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我们惟有苦练内功,淬炼成钢,方能有铸就伟业的能力。
“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如火如荼,南阳正由内向外发生深刻变化。不远的将来,这座千万人口的中原城市,必将创造发展新奇迹,锻造光荣与梦想。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