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集中交汇点,孕育并滋养着新质生产力生态圈。
南阳高校是如何形成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如何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明媚春光里,南阳日报社“春涌南阳·社长(总编)探访新质生产力”大型采访报道组走进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零距离感触南阳高校迸发出的创新活力,探寻南阳高校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道路上的艰辛努力。
锻造科创策源地
夯实新质生产力基础支撑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创新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体力量。
在南阳师范学院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激光焊接实验室里,马世榜教授正为大四学生讲解金属熔融3D打印机的操作方法。
马世榜表示,打造科研实力雄厚的创新平台,才能培养一批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具备多维的知识结构。
打造科创策源地,卧龙岗上的南阳师范学院一直在努力。该校充分利用国家级平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42个省级科研平台,广泛开展科研活动。据介绍,南阳师范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超5亿元。
锻造科创策源地,白河南岸的南阳理工学院从未懈怠。他们依托实验室在科研实践中有组织开展“实操、实战、实检”活动,积极探索践行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黄显章,南阳理工学院河南省张仲景方药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室——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他领导的实验室拥有精密仪器和设备300余台(套),致力把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加快南阳中医药产业发展。
这些年来,黄显章为科学分析南阳艾叶特色优势,带着团队跑遍全国艾产地采集标本。包括仲景方药与免疫调节重点实验室在内,南阳理工学院共有51个省市级科技平台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投入总有回报。在历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等赛事中,来自我市高校的学子斩获了众多奖项。
实践证明,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策源地,(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