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新霞
随着教材改革,考试内容也相应在改变,语文阅读量更大,一些数学题的题干要求有七八行甚至十来行文字。面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孩子,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
除了和老师沟通获得帮助外,家长能做的还有很多。常规的如营造家庭阅读氛围、设定读书目标、参加读书活动、去图书馆等,这些都是有效且必要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生动有趣的形式,以达到更好的读书效果。
成立“读书银行”。家长可以为孩子买一个带密码的存钱罐,每读完一本书,存入相应零钱,这些钱作为孩子的专用款,用来购书。孩子有了成就感,读书的动力就更足了。
张贴阅读树。家长可以在家里一面墙上张贴白纸,画上树干,每读一本书,就做一片叶子,写上书名贴上去。当孩子看到一棵光秃秃的“树”慢慢变得枝繁叶茂,欣喜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制作阅读相册。家长把孩子的阅读瞬间拍摄下来,制作成相册,播放给孩子、亲朋好友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暗示。如果孩子同意,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出来,对孩子也会起督促作用。
定制图书章。可以在网上给孩子定制一个图书章,刻上孩子的名字,每买一本书,就盖上图章。这样,孩子的书就成了他的专属物品,自豪感、责任感会促使孩子珍视书、阅读书。
给玩偶读书。有的书适合朗诵,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的玩偶、宠物读书,鼓励孩子大声朗读。朗读是童子功,朗读做得好,孩子的积累与表达就好。
互动式阅读。家长可以和孩子共读,进行情节接龙、续说故事、角色扮演、分享读书心得等。家长还可以联系孩子的同学、好朋友来到家里,让大家先玩后读,还可以成立好友读书小群,大家相互督促、交流,共同进步。
开通写作号。可以给孩子开通一个公众号,让孩子自由写作。读是输入,写是输出。写出来,发出去,不管有没有人看,都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读书的好处不言而喻,说千万句读书的好处,都不如具体的帮助。只要家长下真功夫,愿意陪伴,孩子总归会爱上阅读的。 (作者单位:市三十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