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小胄 胡楚强 通讯员 李大孔
岁末年初,行走在唐河广袤乡村,“五星”支部建设成效愈发凸显: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带动5000余人就业,产值26亿元,被评为全国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创成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05个,“一宅变多园”1.2万处,位居全市第一方阵……525个村(社区),群星闪耀、星光灿烂,2512平方公里的唐河大地,呈现万千气象。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唐河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把“五星”支部建设作为县委“一号工程”,着力构建“一二三四五”工作体系,高位推动、压实责任,推动“五星”支部建设工作走深走实、出新出彩,打通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最后一公里”。
建好“一个组织架构”
“五星”支部建设,农村和社区党支部分别涉及任务29项、27项,既繁重又具体,如何厘清头绪,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的强大动能?
该县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五星”支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县委常委“包星包村”制度,“五星”建设蹄疾步稳。
坚持高位推进。“五星”支部建设牵头部门和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25个乡镇(街道)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研判问题,谋划创建举措。县委组织部牵头,适时召开推进会暨现场会,就有关问题进行答疑释惑。
及时跟进提醒。根据“五星”支部建设领导小组交办事项或当前工作开展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五星”支部建设工作提示》,及时发至牵头单位,指导单位和乡镇(街道),互通工作进展,确保“五星”支部建设有序开展。
常态督促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支部过硬”的建设目标,牵头部门组织成立对应督导指导组,对各支部建设进行全面督导。
定期观摩评比。结合“整村推进、逐村观摩”活动,采用“听查看谈评改”六步工作法,检验“五星”支部建设成效。分年度开展“五星”支部建设“大比武”擂台赛,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年终总结评定。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评定”程序,对全县申报的“三星”支部逐一评定,对“五星”“四星”支部逐一审核把关,确保“星级”成色足、质量硬。
把握“两个工作关键”
该县牢牢把握“建”和“治”两个关键,推动“星级”支部建设和软弱涣散村整治双向并进。
针对“五星”支部建设目标,实行“一星一专班”,牵头单位和参建单位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把脉问诊,因村施治,传经送宝,形成合力。目前,该县初步建成“五星”支部16个,“四星”支部64个,“三星”支部216个。
聚焦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坚持“一村一策”。县处级干部深入分包的19个乡镇57个软弱涣散村(2022年23个,2023年15个,2024年19个),与乡、村干部一道,三级联动,逐村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顿建议,进行对症下药式“治软、扶弱、拢散”。
特别是针对以“派驻工作队”方式整顿的3个软弱涣散村,县委组织部牵头,农业农村、住建、民政、水利、公安等部门联合派出精兵强将驻村开展整顿转化,靶向解决支部建设、班子软弱、为民服务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抓实“三级联动联创”
联栋温室快繁大棚、无菌组培实验室,年生产脱毒红薯试管苗50万株,扩繁后可生产种苗15亿株……2024年6月20日,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五星”支部建设工作推进会走进唐河县红薯科技产业园,三级联动联创“五星”支部的靓丽成绩单,让与会人员惊叹不已。
发挥县级示范效应。在县处级干部分包联系乡镇督导“五星”支部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处级领导对包联乡镇“五星”“四星”村星级建设工作总负责。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深入滨河、城郊、毕店、马振抚、源潭、大河屯、少拜寺等乡镇(街道)开展“五星”支部建设实地调研,传导压力,提供思路。
强化乡镇统筹措施。明确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五星”支部建设第一责任人,总牵头、总负责,其他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包村干部根据分工和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帮扶、指导,推动工作落实。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充分激发村(社区)党支部作为“五星”支部建设主体的战斗堡垒作用,下拨党费211.4万元用于基层阵地建设,助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改善提升。开展群众文明素质提升活动3680余场(次),在城郊乡王岗村等26个村(社区)建立“德孝讲堂”。开展“三零创建”等宣传活动53次,组织入户走访11.9万户,反诈APP安装率在80%以上。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唐河县强化“三级联动联创”,建成“一村一品”全国示范村1个,省级2个;新建美丽小镇2个,“四美乡村”25个,“五美庭院”达1.8万户。
创新“四项工作机制”
机制如桥,跨越障碍。针对“五星”支部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唐河县创新建立“四项工作机制”,形成了全方位的促进体系。
探索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闭环管理机制。对508名农村党组织书记每年考评两次,对连续落后的进行调整。全县508个村确定后备人选1199人,平均年龄36岁,其中35岁以下486人,占比40.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67.2%。2024年8月以来,先后有6名后备力量担任村党组织书记,24名后备力量通过补选担任村党支部委员,推动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素质更好、结构更优。
建立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机制。从排查摸底、功能设置、规范提升、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等方面解决了“阵地”的问题。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81个。
完善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从党建引领、发展模式、打破思想、资金渠道、项目选育、企业助力、驻村帮扶等方面,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破解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难题。通过统一村级资产发包程序、利用闲置校舍厂房招商等措施,使60%的村集体收入大幅度提升。对村集体经济连年增长的村,每年按年度净收入10%~15%的比例增发村干部绩效工资,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健全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明确各项报酬补助和奖励标准,增发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村干部报酬4600余万元,发放“五星”支部建设奖励资金500余万元,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倍动态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
聚力“五个工作抓手”
1月21日,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农产品展示销售中心院内晾晒的红薯干,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众多游客上前询问。
今日的王庄,徽派建筑、民俗风物、一花一草皆是景,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贫困村。
“强抓手,谋发展。”村党支部书记翟春艳一语道破王庄村蜕变“密码”。县里创新运用全域党建,以王庄村为中心,联合周边9个村,通过成立联合党委整合资源,带动每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100多人实现就业。
王庄村的完美蝶变,只是唐河县加强基层党建、创新工作抓手的一个生动剪影。该县聚力“五个工作抓手”,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合力。
以全域党建为抓手,强支部建设。依托全县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充分运用全域党建理念,持续强化联合党组织功能, 19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入驻企业142家,安置就业5000余人。深入推行“跨村联建”模式,组建资源共享、工作共抓、产业共融、多方联动的联村党组织20个,覆盖全县120个村。
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强产业发展。深化“三变”改革,完善“双绑”机制,盘活农村资源,全县已流转土地54万余亩;紧抓契机,“小田并大田”3.2万亩,着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茅台有机小麦、优质花生、优质红薯特色农业基地150万亩,新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
以美丽乡村为抓手,强生态治理。全域全要素编制村庄实用性规划,持续抓好“六清”、治理“六乱”,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等“十大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现代化。实施整村推进、渔光互补、水美乡村等项目,创成和美乡村30个、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05个,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市领先。
以网格治理为抓手,强平安法治。深化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治理,设置全科网格5189个,党员网格长和网格管理员4700余名,建立党员联户机制、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和沟通联络机制等6项制度。持续开展社会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县“平安村”创建率90%以上,信访积案下降73%,实现“四降两升一好转”。
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强为民服务。完成村(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提升,做到群众有事随时办、马上办;持续完善提升55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形成全域覆盖、高效运行的县乡村三级文明实践体系。圆满完成精神文明建设56项年度重点任务,命名新一届文明村镇79个、文明单位58个、文明社区12个、文明校园38所。创作《天南地北说新风》曲艺大鼓书,在全国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活动中脱颖而出。
景美业兴生活美,村强民富画卷新。“五星”支部建设激活了乡村振兴澎湃动能,“幸福之花”开遍唐河大地。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