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杰超
农村大龄青年结婚难怎么办?内乡县大桥乡封营村的做法是——村支书带头当“红娘”,全村妇女来牵线。
2月12日, 闻听这样的新鲜事,记者到封营村一探究竟。
“2024年,我们村共有5名大龄男青年脱单结婚,这是一年来全村人最高兴的一件事。”当天上午,封营村党支部书记封存基见到记者,寒暄过后便说起了村里的大喜事。
“我们村大龄未婚男青年比较多,家长们为此操碎了心。2024年初,村民李保恒找到我,让我为他34岁的儿子说媳妇,我就随口答应了,可这件事算是让我为了难。”据封存基介绍,当时,全村有24名大龄青年未婚,帮忙找对象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答应老百姓的事一定要照办!”封存基说,为了兑现诺言,他上了心,找亲戚、托朋友、央社交广泛的村民,帮李保恒的儿子说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5月,李保恒的儿子顺利结婚。
村民听说这件事后很是振奋,“乖乖,村支书管说媳妇!”大家纷纷找上门,让封存基也帮他们的儿子找对象。
封存基意识到,婚姻问题已不仅是家事,更成了关乎乡村未来发展的“村事”。“这个忙得帮!这件事得办!”封存基下定决心,他组织召开村“两委”会,商议成立一支‘鹊桥队’,把全村能说会道、会办事、社交广、有爱心的年轻妇女组织起来,请她们帮忙牵线搭桥。
“刚开始,效果不太好。后来村里决定,只要为本村大龄未婚青年成功介绍对象,每对奖励‘红娘’1000元。结果,2024年就说成了5对。”封存基说,在农村,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一个家庭来说,那都是天大的事。说媒介绍对象,一来是兑现自己的诺言,二来也是为了稳定。“稳定一个人,就能稳定一个家;稳定一个家,就能稳定一个村;稳定一个村,就能稳定整个社会。”
“新的一年开始了,村里还会有更多难办的事。不管怎么说,为了群众的幸福,为了早日实现乡村振兴,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都会想方设法解决难题。”
“村官虽小责任大,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我在这里也可以大有作为。” 离开时,封存基对记者说出了心里话。
■记者手记
元宵佳节,内乡县大桥乡封营村处处洋溢着别样的喜庆,村中5对新人家门口的大红对联显得格外鲜艳。这个曾因大龄青年“婚恋难”而愁云笼罩的村庄,如今正通过一场充满泥土气息的“鹊桥工程”,书写着基层治理的创新答卷。
封营村的“鹊桥工程”,没有宏大叙事,却处处透着治理精细化的微光。当基层干部将“民之所忧”化作“我之所行”,乡村振兴便不再是抽象的目标,而是田间地头升腾的炊烟、新人门前绽放的笑脸。这或许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最生动的注脚——用有温度的创新,守护亿万家庭的人间烟火。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