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万里
不负春光起好步,奋力冲刺“开门红”。2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桐柏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谯仕彦院士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已然奏响冲刺“开门红”的激昂乐章,渲染出一幅“大干快上”的春日胜景。
“我们2月4日(正月初七)就复工了,现场有60余名工人正在作业。”沃丰德(南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铁庄表示,目前谯仕彦院士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沃丰德(南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免疫调节肽、2万吨酵母培养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并分别建成1栋综合科技楼和1栋单元式厂房 、3栋仓储车间、5栋钢构厂房,园区道路硬化已完成80%;二期项目的院士工作站也早已开始运行。
谯仕彦院士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由桐柏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谯仕彦院士团队、京行实业公司共同合作建设,依托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全力打造的“政府+院士+企业”金三角模式创新项目。项目总投资31亿元,占地460余亩,分三期建成。一期项目为沃丰德(南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免疫调节肽、2万吨酵母培养项目,投资11亿元;二期项目为“一站三中心”建设;三期项目为年产2万吨小品种氨基酸项目。
“这条生产线‘吃’进去农民不要的秸秆等作物、废弃物以后,经过高温粉碎、发酵培养等程序,将转化成高价值的酵母蛋白、免疫调节肽等产品,具有‘变废为宝’的神奇效果。”孟铁庄说,一期项目研发生产的生物科技产品主要供给于饲料加工企业和动物、水产养殖企业,能够增强动物免疫力,减少动物对粮食饲料的需求,进而达到减量替代且不降低动物生产性能的效果。目前,项目拥有4套全自动的固体发酵床系统、6套全自动发酵罐系统及2台全自动20000L的卧式固体发酵罐系统。
记者走进一期项目生产线,从7层楼高的投料大楼,到20多米长的发酵罐,再到培育池,一路走来,几乎见不到工人的身影。
一期项目整个生产流程全部由中央控制室电脑控制。在生产终端控制室内,几名值守人员正在通过电脑显示屏幕上的数据,对生产全流程进行检测,这条生产线和控制软件按照全新工艺要求设计建造,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调节数值只需动动鼠标。
孟铁庄介绍,一期项目目前已实现满负荷运转,年可实现生产5000吨免疫调节肽和2万吨酵母培养物,预计年实现产值5亿元、利税5000万元,新增就业100余人。
科技赋能,智造未来。园区全部建成运行后,将借力院士专家团队的“最强大脑”,逐步投产酵母培养物、后生元、小品种氨基酸等其他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让更多“点土成金”的生物科技从桐柏出发走向世界。②6
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