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南阳网|光影中国|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晨报数字报
  第A4版:白河 上一版
 
标题导航
在雍和宫大街想起史铁生
记忆中 青春与爱
元宵记忆
元宵节夜话
过年获得感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5年2月14日 星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年获得感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 时国庆

小时候,我们小孩子慌年。过了腊八,盼着过年,嫌时间过得慢,心里急,就掰着手数日子。

仔细想想,喜欢过年实际是因为能满足获得感。

过年时穿新衣服,有好吃的,吃穿有改善,物质上能得到满足;处于假期里,没什么负担,轻松,玩得痛快,精神上愉悦。物质、精神都能得到满足,自然有获得感、幸福感,慌年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实际大人也慌年,只不过是强烈程度不同,外在表现不明显,目的不一样罢了,实质追求应该是相同的。

过去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过年首先要保障充足“供给”,柴米油盐样样都要考虑到,到了年关慌着办年货,一趟一趟地往集市上跑。现在,办年货还是必不可少的,绿色蔬菜、鸡鸭鱼肉样样充足,冰箱里塞满,厨房里成堆。这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想要过个殷实年。

社会进步了,一些人的观念变了,过年不再疯狂购物,买得够吃够用罢了。即使稍有欠缺也无所谓了,厨房用的调料少一种,饭菜的味道稍欠缺,没关系,不会因为过年少了一种调味品而喋喋不休;精神上得不到满足,过年的味道太逊色,少了些什么,就感觉没有了年味,多日里会耿耿于怀。在保障物质享用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转向了注重精神享受。过年过得是精气神,过的是对幸福的感觉,对欢乐的体验。越来越多的人是这样!

过年,眼前有开心事,耳边有暖心话,身旁有贴心人,感觉良好!到城里,参观纪念馆、逛书店,逛灯会,看场奥斯卡电影;在乡下,看一看美丽乡村建设,走进乡村大舞台、“农家乐”戏院,看戏剧演出、舞狮、踩高跷——文化生活充实,精神愉悦!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品味带有乡土气息的文化“快餐”,精神上得到满足,感到惬意!

高大上的“文化盛宴”非“春晚”莫属。看“春晚”是过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处于特殊的时间节点,跨年头,连新旧,是闹新春辞旧迎新的守年,是贺新岁继往开来的联欢。“春晚”是过年时文化生活中的重头戏,是满足精神需求的核心内容。看“春晚”,新年到——在意识当中才更清晰。

吃过了年夜饭,端坐在电视机前,吃着糖果,嗑着瓜子,静待精彩开场,似乎有点儿着急、有点儿兴奋地期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坐在电视机前,不会在意千里之外的演出现场,在意的是电视上的“春晚”,在意的是一年中这个最重要的节日,在意的是节日的感受。

因为节日重要所以节目重要,因为节目重要所以才有精彩。

舞蹈、歌曲、相声、小品、戏曲、魔术、杂技等节目,精彩纷呈。五彩缤纷的舞台,甜美的歌声,幽默搞笑的段子等等,既有视觉冲击,又有听觉震撼;深情处藏着泪点,诙谐里抖出笑料……“春晚”承载着当下科技与文化、时代文明与精神,也承载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节日情愫!洋溢着欢乐、吉祥、喜气、春意和美好祝福!

精神上得到满足,不禁感言:难忘今宵!

过年的获得感,藏在吃穿用住里,体现在文化生活上,蕴含在精神享受里。过年的获得感以物质文明为基础,靠精神文明来充实,能诠释民生面貌,能体现进步与发展!②4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南阳日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1226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