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好学 通讯员 陈正英 文/图
走进唐河县第十四小学,宁静的校园里,时时传来书声琅琅。“仲景百草园”里,校长王林琳正带着学生们认识中草药,学习中医药文化。
“让儿童像小树一样自然生长”,王林琳非常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学习环境。在她的带领下,第十四小学不仅在学术成绩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在特色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中医药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王林琳的推动下,走进了第十四小学的校园。自2022年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学校从文化浸润、课程培育、基地实践、活动滋养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体系化课程。学校创建了全县第一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仲景百草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课堂”活动,吸引校内外2000余名学生参观和研学,使“仲景百草园”成为学生最爱的劳动实践地和网红“打卡地”。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零距离接触和体验中医药文化,从认识草药、学习炮制方法,到参与中医养生讲座和实践操作,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师生的健康素养,更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除了中医药文化,王林琳还积极推动其他特色教育项目。她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因此,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科技创新、艺术创作、体育竞技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修养和团队精神。这些特色教育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王林琳树牢“以德立校、质量强校”办学理念,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学校发展和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将唐河县第十四小学打造成了“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唐河县党建带队建示范校”。
作为教育领域连任人大代表,王林琳坚持依法履职、积极履职。她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开展“家访日”活动等方式,密切与学生家长和选民联系,收集民意,提出“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等代表建议,得到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实施教育提质扩容等民生工程,推动了唐河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改善了教学环境,解决了师生实际困难。
用智慧与爱心浇灌一朵朵璀璨的教育之花,王林琳在教育的田野上深耕细作,展现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与担当。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