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秀云 高 超 实习生 王一平 李诗瑶
自本报救助贫困大学生特别行动开展以来,社会爱心人士纷纷行动起来,奉献钱物,资助寒门学子,今日,本报再次推出三名贫困学生,希望他们的大学梦也能圆。
王起星 有计划能自理
录取学校:电子科技大学
高考分数:633分
“他学习上自制力很强”,在王妈妈看来,王起星成绩优秀的重要原因就是其较强的自制力,“他知道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学,懂得劳逸结合。”此外,在生活上,王起星也是一个自理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从小的寄宿经历让他懂得怎么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而父母从小有意识地培养,也让他在花钱上非常有计划。
王起星出生于一个4口之家,父母都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妹妹也才只有7岁。父母从小就很尊重他的意见,“家里的事情都会询问他的意见”王妈妈介绍,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尊重,王起星才会这么自立自主。
董再航 勤奋节俭踏实
报考学校: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高考分数:473分
董再航出生于卧龙区青华镇华寨村,由于自幼父亲病逝,从小由母亲一人拉扯带大。“从小看着母亲的辛苦,内心十分心疼。”由于母亲一人无法耕种,便带着董再航到外公家,靠种地和姨家的接济勉强读到了高中。
今年,董再航报考的是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他告诉记者,“报这个专业也是想早日工作。”平日在学校,董再航踏实勤奋,生活节俭,节假日里也常常帮家里人到地里干活。如今,开学在即,懂事的董再航向报社发来了申请书,希望能得到爱心人士的帮助,早日学成归来,报效社会。
田宇辉 常常学习到深夜
录取学校:天津大学
高考分数:633分
“这孩子学习非常刻苦,晚上宿舍熄灯后还要拿着手电筒学习到快12点。”田宇辉的父亲说,不仅是在学校,周末回到家里,她也是抓紧每一分钟在学习。今年高考,田宇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过,大学的学费却成为了一个难题。田爸爸说,实在不行了就找亲戚借钱,反正得让她上学。
田宇辉一家5口人,奶奶年近耄耋,常年吃药,弟弟还在上小学,母亲在家里照顾家人和庄稼,父亲则在市区里打些零工来维持生计。由于连日来的干旱和之前的暴雨,地里的收成并不好,而父亲打工的月收入也不过1000元,家里的开销,可以说是入不敷出。田宇辉也深知家里的负担,平日在学校生活简朴,也从不与人攀比。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