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新闻中心|南阳新闻|南阳社区|书记留言板|市长留言板|日报数字报|晚报数字报 |晨报数字报
  第W20版:娱乐视听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天价片酬有治吗?
返回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价片酬有治吗?
明星片酬涨价堪比火箭速度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年收入过亿、单片酬劳超千万,这已不再是影视界奇闻。最近更有一部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如懿传》号称男女主角片酬合计将超过1.5亿元。主角片酬足够拍一部高规格电影,再度惊动业界。如此天价片酬,真能与演员的实际演技划等号吗?天价片酬究竟何时才能踩刹车?

艺人薪水甚至占制作成本三分之二

“2014年,我们看好一名张姓男演员,当时单集片酬不到10万;没想到,2015年初他的一部剧收视不错、网上也红了,到了秋天再一问,单集片酬40万元,30集就是1200万,我们已经负担不起。”上海一家影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高企的演员片酬究竟有多离谱,不到一年时间上涨数倍,仍是小数目。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公司市场部总监金桂娟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个判断——“艺人薪水正在水涨船高,很多大剧当中,艺人薪水要占到成本一半,甚至整个制作成本的三分之二”。

在一些制片人的收支账本上,明星不仅是简单收取最高片酬的那些人,他们还通过某些途径入股分红,有的甚至曾经是“收视率对赌”的参与方。

价格与价值背离 “看脸”就能数钱?

与明星片酬高企相关联的是“演技不足颜值凑”“靠脸吃饭有理”“颜值即是正义”等谬说,后者助长了前者的所谓“合理性”。

“有的人在银幕上就是‘一个表情包’到底,几乎‘面瘫’撑完全场,毫无演技可言,却拿着高出其他资深演职人员数十倍的片酬”,“还有一些演员,在片酬更高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上很卖力,真正进入影视表演创作就泄了气。”一些资深业内人士对明星天价片酬提出批评。

一些演员自我膨胀,被网友痛批——简直就是“数字小姐”。她们长得不错,却不背台词、不钻研剧本,开拍后只会对着镜头念“1、2、3、4、5、6、7”,靠的是其他人在后期制作时为她们配音,都算不上是合格的演员。

高片酬、高颜值、低素养、低演技的强烈对比,还片面助长了演员频繁整容、虚假“粉丝经济”等浮夸风。

演员拼“颜值”就能数钱?其实观众也不答应。腾讯视频最新调查显示,更多的“90后”看中剧情和故事类型,远超过看中“颜值”,74.3%的“90后”网友认为故事类型及情节最重要,仅有17.1%的“90后”网友认为演员“颜值”一定要高。

“浮肿虚胖”成因复杂 台前幕后当自省

明星片酬高企的连锁效应已经影响到整个产业链,腾讯、乐视等影视平台公司相继指出“虚高片酬”引发产业链前端环节的网络文学改编版权(IP)价格虚高,制作成本整体虚高,乃至影视作品的交易成本和后期营销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认为,针对这种产业本身的“浮肿虚胖”,台前幕后都应当及时自省。“关键是,文艺创作不能掉进‘钱眼’里,资本与作品、与演员之间,可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文艺创作本身必须尊重基本规律,不能见钱眼开。”

“时下一些明星被严重宠坏,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应率先被追责。”上海市政协委员、《高考1977》导演江海洋坦言。他分析,当前经纪公司签约演员时,有的附带条款,乘坐“火箭”上升的明星酬劳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落入经纪团队腰包,一些经纪公司还将拼片酬、拼房车、拼助理人数等恶习带到片场,从源头上影响演员,影响市场环境。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造假”新现象“带坏”了明星,一些假数据、假口碑牵动着演员片酬定价。令个别明星成了穿上“皇帝新装”又脱不下来的那个“皇上”,身不由己。

专家认为,健全和完善行业规范和监督机制迫在眉睫。上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任仲伦建议,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问世,借力具有权威性的行业协会,对明星片酬定价等实施综合调控,这都将有助于切实促进我国影视行业的全产业链繁荣发展。⑥2

(新 华)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报价

版权所有 [南阳晚报]
Copyright 2004 -  www.01n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174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