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6
本报讯(特约记者高 帆)11月1日至2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北京教育新闻中心组织部分中央新闻媒体和北京市新闻媒体莅临淅川县,实地采访京淅教育对口交流与协作工作。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核心水源区。为了促进北京市朝阳区及淅川县两地共享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教学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等资源优势,按照北京市整体部署,2014年朝阳区与淅川县签订《教育对口协作框架协议》,朝阳区遴选出6所优质高中、小学及职业学校,与淅川县6所学校结为帮扶对子。双方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学生交流互动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协作交流。
为进一步促进京淅教育交流与协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北京教育新闻中心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劳动午报、现代教育报等新闻媒体12名记者来到淅川县,先后走进淅川县一高、淅川县二高、淅川县五高和渠首朝阳小学,深入采访淅川县与北京市对口协作工作开展情况。
中国青年报记者樊未晨说:“我采访了部分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京淅教育对口协作的受益者。他们非常珍惜北京对口学校提供的学习、培训机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借此改变自己、提升自己,非常难能可贵,这也是开展京淅教育对口协作的意义所在吧!”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刘峥说:“我发现这里的孩子素质都很高,无论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他们和北京孩子的气质很接近。加强与北京学校的协作交流,对孩子的素质培养有很大帮助。”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寇红江表示:“举办此次京淅教育对口协作集中采访活动,将充分展示京淅教育对口交流协作及淅川县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推进北京市与淅川县教育对口协作工作落地见效,促进两地教育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