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英宗废除“人殉”,一个很少被正史提及的原因是:他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子钱皇后。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满朝文武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惊慌失措,一种是想着在拥立朱祁钰的过程中官升三级,还有一种想着保卫国家,几乎没有人想到被俘的朱祁镇,除了他的结发妻子钱皇后。这个从十六岁嫁给朱祁镇的女人,为了营救丈夫,把自己所有的财产拿了出来,由于没日没夜的哭泣和跪地祈祷丈夫平安,她一只眼睛瞎了,一条腿也残疾了。等到丈夫被赎回后,又跟他一起被关进了冰冷的南宫,过着一种实质上是囚禁的日子。明代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里记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为了换一点吃的,钱皇后拖着病体做手工活儿、丝织绣品拿出去卖钱。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英宗和钱皇后这一对患难夫妻的感情,是怎样的相濡以沫,生死与共。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夺回皇位,对钱皇后更加情深。
《万历野获编》记:在还没有大婚时,年少的英宗就重视人伦。有个名叫周璟的,任云南左布政,妻子刚死就续弦,被革职,后来向英宗上诉说,法律有“父母或丈夫死了,私自嫁娶者杖一百,哪里有妻子死了不让续弦的?请皇上召集大臣,对我的革职秉公裁决。”英宗大怒,没搭理他。第二年另有一官员因为老婆死了,偷偷溜回家奔丧,有都御史弹劾他,英宗却说:“此亦至情可矜,姑贳其罪。”等到夺回皇位后,英宗更将是否忠于夫妻感情作为衡量官员合格与否的标准,一个名叫马良的官员,跟英宗不仅是君臣,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一阵子马良请假回家,给死去的老婆办丧事,没多久,英宗“至内苑,忽闻鼓乐之声”,一打听是马良续弦,英宗大怒说:“此人简直天良丧尽!”从此再也不见他。
虽然这些做法听起来有些偏执,但是又让人不免觉得英宗的可爱。
天顺八年正月,英宗一病不起,知道自己很快将要死去,他唯一牵挂的就是钱皇后,由于钱皇后一直没有生育,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为了执掌后宫大权,很可能会要求钱皇后殉葬,而那时病残的钱皇后毫无奥援,只能一死。于是英宗将儿子朱见深叫来,郑重下旨道:“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无论做儿子还是做臣子,朱见深都只有服从的份儿。从此有明一代,再无强迫宫人殉葬的恶行。
清代一开始存在着“人殉”,王世贞在《池北偶谈》中记载:“八旗习俗,多以仆妾殉葬。”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皇帝去世后,都有人殉——多尔衮的母亲就是在努尔哈赤死后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被皇太极逼迫殉葬的。而康熙大帝英迈千古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对儒家文化有着深刻的学习和领悟,所以极其厌恶“人殉”,康熙十二年,有位御史建议禁止这一行径,康熙立刻表示同意,并以严厉的口吻下旨,禁止随主殉葬的恶行,延续千年的“人殉”终于画上了句号。